黑米的功效与作用,治肾虚/抗衰老/辅助减肥/补充营养

黑米是黑米一种药食两用的大米,属于粳米,效作大家平时吃的用治养养少,但黑米的肾虚生百功效与作用可是不能忽略的,自古就有长寿米、抗衰科网贡米之称,老辅营养价值高,助减富含碳水化合物、肥补蛋白质、充营脂肪、黑米矿物质,效作还有花青素等,用治养养有很好的肾虚生百养生保健的功效,大家不妨多吃一些黑米粥。抗衰科网

5大黑米的老辅功效与作用

1、治疗肾虚

中医上说,黑色入肾经,黑米有很好的健脾养胃,滋阴补肾、益气强身的作用,如果于肾虚的朋友,不妨多吃一些黑米来调理,也很适合少年白发、产后体虚的人们食用,有很好的补肾效果。

2、抗衰老

黑米中含有的花青素是强抗氧化性物质,能帮助人体清楚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养生百科网 WWWCnysbkCom

3、补充营养

黑米中含有的锰、锌、铜等无机盐比大米要高出2、3倍,还含有大米中缺乏的维生素、花青素、叶绿素、胡萝卜素等特出成分,所以黑米比普通大米更有营养,有很好的滋补保健的作用。

4、辅助减肥

黑米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食用之后有很强的饱腹感,不容易感到饥饿,提供营养的同时还能帮助减肥,促进身体排毒,大家可以用黑米、黄豆做成黑米豆浆,营养又美味。

5、预防心血管疾病

黑米中含有的钾离子和镁离子都能帮助控制血压,有降血压的功效,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能维持血管的正常渗透压,增强血管弹性,适量的食用能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大家平时可以将黑米和不同的食材搭配在一起食用,像黑米和牛奶,有益气健脾的作用。黑米八宝粥,营养又美味,有食疗滋补的作用。和红豆、桂圆、红枣一同食用补血功效更出色。还可以做黑米馒头、黑米豆浆等,做法多样。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103823.html

(0)
松松的头像松松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敷面膜需要注意的七个细节

    敷面膜时注意七个细节,包括清洁皮肤、选择合适面膜、控制时间、避免过度使用、避开敏感部位、保持适宜环境以及后续护理。这些细节能提升面膜效果,避免皮肤问题。 1、清洁皮肤是敷面膜前的重…

    2025年6月10日
  •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最有效食补

    月经不调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改善,常见的食补方法包括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6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菠菜等。月经不调的原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压力过大或生活习惯不良有关…

    2025年6月22日
  • 减肥一天吃两根香蕉会胖吗

    减肥期间一天吃两根香蕉不会直接导致发胖,关键在于整体热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香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提供能量,但过量摄入仍可能增加热量负担。合理搭配…

    2025年4月10日
  • 籼米粉和粳米粉有什么区别

    籼米粉和粳米粉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稻米的不同,导致其口感、营养和用途存在差异。籼米质地较硬,粘性低,适合制作米粉、米线等;粳米质地较软,粘性高,常用于制作年糕、米糕等。两者在营养成分…

    2025年3月7日
  • 什么食物的热量低

    热量低的食物主要有黄瓜、芹菜、西蓝花、番茄、菠菜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且不易导致热量过剩。 1、黄瓜 黄瓜含水量超过95%,每100克仅含16千卡热量。其…

    2025年6月29日
  • 女性的“秘密花园”不可破坏

    女性的“秘密花园”健康至关重要,需要从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和及时治疗等多方面进行保护。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外阴、阴道、子宫、卵巢等部位,这些部位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女性的整体健康和生育能力。…

    2025年6月16日
  • 春季养生有三件大事要注意 春季养生晚养百脉要做三个动作

    人们常说养生,但也需要重点。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节奏来看,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养生的重点时间段。春天的这三个时期,有三件大事要特别注意。这三件大事是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针对这三…

    2025年3月4日
  • 推荐女性多吃紫色食物能养生吗

    女性多吃紫色食物确实有助于养生,因为紫色食物富含花青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护眼、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多重功效。紫色食物如紫薯、紫甘蓝、蓝莓等,能够帮助女性延缓衰老、增强…

    2025年6月15日
  • 老年人尿频要少吃冬瓜 老年人秋季吃什么养生

      老年人尿频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而冬瓜则被认为具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缓解尿频症状。然而,对于老年人而言,养生饮食的原则还是要根据个体情况和身体状况来确定。下…

    2025年3月19日
  • 对父母感到烦躁怎么办

    对父母感到烦躁是常见的情绪反应,可能与沟通方式、代际差异或压力积累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调整沟通策略、理解父母立场以及管理自身情绪。 1、沟通方式不当是导致烦躁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可能…

    2025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