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秋收”,为来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气候特点来看,秋季由热转凉,自然界处于“阳渐消、阴渐长”的过渡阶段。而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夏长”到“秋收”相应发生改变。
《黄帝内经》里所说的“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要滋养阴液、把阳气潜藏于体内,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的规律,同时也蓄积能量,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好基础。
因此,秋季养生皆离不开“收”和“养”。
“收养”气血
天气转凉后,春夏活跃于体表的气血收回到体内,这时人的消化能力增强,正是进补的好时机,要抓紧机会“收养”气血。饮食上要少吃辛辣、苦寒的食物,应以清淡、甘润为主。
推荐红枣鸡蛋糖水
取红枣2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桂圆10克洗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熬煮20分钟,随后加入鸡蛋及适量红糖,蛋熟糖化即可。
此食疗方具有较好的补益气血作用,适用于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经常头晕或疲惫无力的气血虚弱人群。
“收养”津液
秋季燥邪最旺,燥邪一易伤肺,二易耗伤津液。因此秋冬除了“收养”气血之外,也要“收养”津液,可以多选择滋阴润燥的食材,如乌鸡、燕窝、银耳、蜂蜜、藕、白萝卜、梨、芝麻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135310.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