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 心理学大师为你觉得婚姻心理学

你的另一半就是你的潜意识,想要看看你的潜意识里藏着什么,就看看你的另一半,爱情是寻找完整自我的过程。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不可自拔,那是因为那个人是你缺失的自我。每个人都有一种努力追求优越的潜能,以适应环境,并达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优越包括个人更为完整和完全的发展,以及个人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对自我,我们总是困惑。常常会发问:我是谁,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常常错看自己,以别人的言论为标尺衡量自己。有时甚至为了讨好别人,掩饰自己,埋藏内心真实的感情。然后,我们总是陷入焦虑和无助,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啦?

接纳内心的那个自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荣格曾问:你究竟是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完整的人?其实,我们只想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些。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 心理学大师为你觉得婚姻心理学但在以前,我单纯地以为,只要我八面玲珑,能够取悦别人,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了,我就会快乐。其实不然,即使到了那时,我也会因为太过压抑自己的内心,憎恨自己,而失去快乐。于是有人说,那就做自己,把那个真实的我释放出来。但如果那个真实的我太过自私,丑陋,同样不会得到认可,和别人的爱戴。所以,我们学着完善内心那个本我。只要是人,就会不完美。心灵的阴影包括了许多层面: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丑陋、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总之,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上,而我们又往往极力掩饰和压抑的特质,全都属于阴影的范畴。

如果我们故意忽视"消极"特质的存在,它们就会尽量唤起我们的注意,当我们的注意力稍微松懈的时候,它们就立即从潜意识里重新浮现出来。为了压抑它们,我们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这种付出完全没有意义。

许多人参加过心理培训课程之后,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知道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心去体验自我,所以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要追求光明,就必须体验阴暗;要追求自由,就必须体验完整的自我。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 心理学大师为你觉得婚姻心理学这样的体验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连续的。不管你承不承认,既然你是人,内心就必然有阴影。如果你自己意识不到的话,不妨问问你的家人、朋友或是熟人,让他们把你心中的阴影指给你看。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把阴暗面掩饰得天衣无缝,但是那些被我们刻意压抑的特质,总能找到机会显露出来,让周围的人们看见。

承认和接纳完整的自我,意味着平等对待自己的每一项特质,既不刻意彰显,也不刻意压抑。单是大声说出来"我知道我的控制欲很强"并不够,我们还必须了解控制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接受它的馈赠,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它。

爱情是场“完整之我”的追寻!

人要发展出一个“完整之我”是个非常艰巨,要付上惨痛代价的过程,所以慈爱又幽默的上帝就让这些异性相吸,一见钟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先预尝了爱情天堂的甜蜜滋味,然后才让他们闭着眼睛心甘情愿地进入“磨合期”,在艰苦的“旷野”之中,让两人彼此在个性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继续发展“完整之我”。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 心理学大师为你觉得婚姻心理学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

用心理学理论来说,“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因为“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所以,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

例如,当“分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的情意,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顿时得以自由释放。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 心理学大师为你觉得婚姻心理学这个异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见天日,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整合,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爱情是寻找完整自我的过程。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不可自拔,那是因为那个人是你缺失的自我。每个人都有一种努力追求优越的潜能,以适应环境,并达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优越包括个人更为完整和完全的发展,以及个人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14804.html

(0)
松松的头像松松
上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午6:29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午6:30

相关推荐

  • 想拥抱一个异性说明什么

    想拥抱一个异性,通常说明个体可能渴望亲密关系、情感支持或生理慰藉,这种需求既可能源于心理层面的依恋模式,也可能受到生理激素的影响。具体来看,可能是情感上的需求、不安全感的体现,或者…

    2025年3月8日
  • 总是跳槽的人的性格

    总是跳槽的人通常性格中具有不安定、追求新鲜感、缺乏耐心或对现状不满等特征。这种性格可能源于遗传、环境、心理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要改善频繁跳槽的行为,可以从自我认知、职业规划、心理调适…

    2025年3月22日
  • 夫妻吵架摔东西的心理是什么

    吵架是夫妻很正常的现象,比较激烈的时候甚至会摔东西,了解心理能让我们更好应对。那么,夫妻吵架摔东西的心理是什么? 男人摔东西,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某些事情女人不理解自己,甚至一些鸡毛蒜…

    2025年3月11日
  • 经常把情绪挂在脸上的人

    经常把情绪挂在脸上可能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但如果不加以调整,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个人状态。学会调节情绪,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表达,是一种必要的技能。通过对情绪的合理管理,我们可以避免…

    2025年3月7日
  • 回避型人格是啥意思

    回避型人格是一种人格特质,指个体长期表现出对社交和亲密关系的回避,通常由于对被批评、拒绝或羞辱的过度敏感。它可能导致社交孤立、低自尊和强烈的自我怀疑,但通过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可…

    2025年3月7日
  • 低自尊感的人的表现

    低自尊感的人的表现通常包括过度自我否定、强烈的社交回避倾向和对外界评价的高度敏感,这些表现可能源于童年经历、环境压力或自我认知失衡。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矫正、自…

    2025年3月7日
  • 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

    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缺乏责任感、依赖性强、自我中心以及难以接受批评。这些行为和心理特征往往源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和个人经历的不足。通过自我反思、心理辅导和行为调…

    2025年3月8日
  • 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提高心理素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心理素质是我们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就像身体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的。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几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让你在面对生…

    2025年3月11日
  • 为什么脾气会突然变暴躁

    脾气突然变得暴躁可能与遗传、环境、自身的生理变化、精神压力或潜在疾病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如行为调整、心理疏导或医学治疗。以下从不同原因展开分析,并提供相…

    2025年3月8日
  • 提升亲和力的方法

    提升亲和力可以通过改善沟通技巧、增强同理心和培养积极情绪来实现。亲和力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能力,能够帮助建立良好关系,增强信任感。通过调整心态、练习倾听和表达,可以有效提升亲和力。 …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