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真的没有害吗

因为后台有个妹子留言说:“男朋友叫我服用短效避孕药,说是没有害,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不能跟我说下,我有点害怕。”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口服避孕药真的没有害吗?

小美人为,判断一件事是真是假,需要很大的成本和充足的知识积累。本着对广大朋友们负责,小美还是很认真的去各种科普网站寻求科学的解释。

科普网站果壳网发表过一篇《你为何排斥避孕药?》,小美认为很有必要认真看一看,因为你可能曾被谣言误导,或者你在无知中正误导着别人。

1999年,《经济学家》将避孕药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进步,认为它对人类的贡献超过相对论与核反应堆。人们用“药片”(the Pill)这个词直接指短效避孕药。

和其他避孕措施不同,避孕药吃还是不吃,是女性自己说了算的。每天早上的一片粉红色避孕药,名正言顺担起了稳定、安全性生活的保障。

但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只有2%的中国育龄女性使用避孕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高达6%的人工流产率(20~29岁),以及被滥用的紧急避孕药。

在中国应用最广的节育措施不是避孕药,是宫内节育器与避孕套。

计划生育首推的节育手段并不是避孕药,甚至不是避孕套,而是宫内节育器,也就是常说的“子宫环”。事实上它并不是环,而是一个Y型的器具,通过铜离子协助刺激子宫内膜,使受精卵不能着床。

推广子宫环的理由很简单:避孕药发下去可能不吃,避孕套发下去可能不用,或者不会用,但是子宫环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非通过手术不能取出。虽然可能有不良反应,全球仍然有1.6亿女性使用这种避孕措施,其中2/3是在中国。

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避孕套。但这种手段也其实并不“安全”:避孕药的失败率是第一年2%~8%,避孕套失败率最高可达14%。(不要恐慌,失败的大多是用了假冒伪劣避孕套以及使用不当造成的意外)

避孕药在中国遇到的困境似乎难以理解。宗教及传统阻力几乎不存在:中国的传统中,节育和堕胎并没有被赋予多大的道德意义(甚至弃婴在中国古代也并不是严重的罪行)——只要有后代就行了,其他的怎么搞由你们。

中国传统对避孕的态度更多的是暧昧的遮掩——除了偷情,只有青楼女子有这样的需求,而婚内自愿节育简直是闻所未闻,因此避孕药只有在野史偏方中才能找到记载的痕迹。

那么,为何避孕药不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按照一些医生的观点,这是一个误解。避孕药的副作用被夸大宣传了。早期的避孕药的确有不少缺点,大剂量的激素容易引起经期不调,而所谓的“长效避孕药”,已经因为副作用过大而淘汰了。

今天的大多数避孕药是使用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复合口服避孕药”(COCP),其中的雌激素含量大大降低,孕激素中导致肥胖的活性也几乎消除,反而具有调经和防癌功能。

但是人们依然对避孕药充满畏惧,很多人认为它可能使得体重增加,降低生育能力,导致停经或者胎儿畸形,甚至引发癌症,尽管这些说法没有依据,或者是与紧急避孕药相混淆。

原因可能不止于此。同样是东方国家的日本,避孕药的使用率比中国还低,高达80%的女性仍然选择了避孕套作为避孕手段(这也许是日本的艾滋病发病率如此之低的原因),结果是日本的人流率高达8%,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0倍。

2007年,在日本播出的动漫电视剧《School Days》,描述了一个高中校园里滥交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血腥的两场情杀,因为女主角不愿意流产她的孩子。黑暗的结局让日本人震动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反省缺乏避孕保护的青少年性行为。

一种观点是,对避孕药的据斥表现了东方国家对于药物,特别是长期服用的药物的反感。在中国,‘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影响极广,很多女性认为,避孕药是‘毒’,尽量不要吃,有人甚至认为,至少‘停药’一年后才能怀孕,否则体内的‘毒’排不干净。这都说明,我国女性在这方面接受了大量错误的信息。”

这种反感并没有为女性带来真正的保护。相反,真正会危害健康的事后补救措施,包括人工流产和紧急避孕药仍然在中国被滥用。

在中国,还有很多人认为避孕药就是紧急避孕药,因为它在中国的认知程度甚至大于短效避孕药。

按照2004年上海某厂家的统计结果,紧急避孕药的销售竟然占了所有避孕药的2/3。即使是销售者也始料未及。许多人习惯于用它作为补救措施,其实紧急避孕药发明出来并不是用来作为主流药物,仅仅是在无他法可想时使用。

紧急避孕药(ECPs),也就是所谓的事后避孕药,有效率只有85%,虽然宣称在性交后72小时之内服用有效,但是使用越晚效果越差,而长期服用真的会危害健康。紧急避孕药这个名称,包含了一大类起引产作用的化学物质,例如左炔诺孕酮(毓婷)或者米非司酮。

早在1985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批准米非司酮药品的国家。它的发明人,法国的罗素-优克福(Roussel-Uclaf )公司拒绝将其售给中国,于是中国于1992年开始生产自己的米非司酮。这是一种处方药,自行使用可能发生意外。相比之下,左炔诺孕酮的副作用算是稍小一些,但它仍会有造成月经紊乱的危险。

紧急避孕药在欧美则没有那么顺利。米非司酮被看做一种堕胎手段,虽然最近10年在欧洲国家陆续获得批准,但是仍然严格控制销售甚至广告的方式,在爱尔兰仍然遭到禁止,在美国也仅限于有特别执照的医生使用。

尽管有专家呼吁控制紧急避孕药的滥用,广告上的“三分钟,轻松解决你意外怀孕的烦恼。”仍然深入人心。据北京同仁堂药店提供的数据,每年情人节后,紧急避孕药的销量都比平时增加50%。

比起需要预先定期服用的短效避孕药,中国女性更倾向于事后补救的紧急避孕药,和欧美的选择恰好相反。

这似乎不是哪一种保护更安全的问题,因为答案是现成的。有观点认为,短效避孕药需要定期服用,它代表了稳定的、可计划的性生活方式;而事后补救的紧急避孕药则代表了充满意外、不可预知的性生活方式。在其背后,是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202127.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生活小技巧的头像生活小技巧
上一篇 2025年7月29日 下午11:38
下一篇 2025年7月29日 下午11:39

相关推荐

  • 如何走出情绪内耗

    情绪内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过度自我怀疑、焦虑和疲惫。走出情绪内耗需要从认知调整、行为改变和心理支持三个方面入手。 1、认知调整 情绪内耗往往源于对自我和外界的不合理认…

    2025年4月1日
  • “无性婚姻”对女人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性,绝对是爱情和婚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理想的婚姻,都是基于“性”和“爱”。 在床上好好做爱,和在桌上好好吃饭,面对面好好说话一样,对彼此的关系,都是一剂强有效的润滑剂。 大多数婚…

    2025年7月29日
  • 老年人吃大蒜好吗

    老年人适量吃大蒜对身体有益,但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调整食用量。大蒜含有大蒜素、硒元素、维生素B6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2025年6月28日
  • 阳光型抑郁怎么治疗

    阳光型抑郁症,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阳光通常让人联想到快乐和积极,但阳光型抑郁症却指的是那些在外人看来总是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人,内心却可能在承受着抑郁的痛苦。这个问题就像是…

    2025年3月20日
  • 女朋友的敏感地带你都知道吗

    一直以来都非常在乎性女性群体的性体验,难过的是,据统计,70%的女性无法在每次爱爱中获得高潮,12%的女性甚至从未出现过高潮。 并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机能下降,高潮能力也会…

    2025年7月29日
  • 一个用妇炎洁的男人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这个老司机横行的世界, 不知道此时此刻有多少人正捏着手机, 满脑子都是不可描述的画面。 对身体的了解, 往往被各种小黄片、小黄文、小黄图、各种广告干扰,特别烦人。 一会说,按摩可…

    2025年7月29日
  • 丁丁硬度怎么提高,这样可以做个“硬”男!

    首先,如果你遇到了关于硬度的困扰,和boki障碍,最关键的是,要记得先降低XXOO的频率,减少撸的次数,恢复X刺激的兴奋值。 千万不要乱服什么奇怪的药物~! 然后恢复正常的作息,禁…

    2025年7月29日
  • 被潜意识控制了会怎么办 大脑被潜意识控制

    被潜意识控制时可通过觉察练习、认知行为干预、正念训练、心理咨询、专业治疗等方式调整。潜意识主导行为通常与长期习惯、情绪压抑、创伤记忆、心理防御机制、神经可塑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1、…

    2025年7月16日
  • 脾气大怎么控制情绪

    控制脾气大情绪的方法包括识别问题原因、调节心理状态、采用具体技巧以及寻求专业帮助,可以从自我观察、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优化入手。 1识别情绪产生的原因 脾气大通常源于多方面问题,可…

    2025年3月22日
  • 幻想症怎么治疗 幻想症怎么治疗?

    幻想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认知行为干预、家庭治疗等方式改善。幻想症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严重心理创伤等因素有关。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