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智齿后鼻腔出血并出现口腔鼻腔相通现象,通常与拔牙创口位置特殊、术中操作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主要原因包括上颌窦穿孔、拔牙创口过大、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剧烈动作及感染因素。
1、上颌窦穿孔:
上颌智齿牙根靠近上颌窦底部,拔除过程中可能造成窦腔黏膜破损。若穿孔较小,鼻腔出血量少且可能自行停止;穿孔较大时会出现持续性鼻腔渗血,伴随口腔吸气时漏气感。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穿孔范围,小穿孔可通过压迫止血和预防感染处理,大穿孔需手术修补。
2、创口过大:
复杂智齿拔除时需切开牙龈或去骨,创面过大可能破坏鼻腔与口腔间的骨性分隔。这种情况常见于上颌智齿完全骨埋伏或牙根异常弯曲者。术后可见新鲜血液从鼻腔反流,需采用可吸收止血材料填塞创口,配合抗炎治疗预防组织坏死。
3、凝血异常:
患者本身存在血小板减少症或服用抗凝药物时,拔牙后凝血机制受阻。表现为创面渗血不止,血液经破损的骨板通道流入鼻腔。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采用局部止血剂如吸收性明胶海绵,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
4、术后护理不当:
24小时内擤鼻涕、用力漱口或吸烟等行为,可能使血凝块脱落导致继发出血。负压动作会促使血液从口腔创口进入鼻腔通道。应保持头部抬高姿势,避免任何可能增加口腔负压的行为,出血时可使用冰袋冷敷鼻梁部位。
5、继发感染:
创口感染引发炎性组织溶解,可能扩大原有微小通道。伴随脓性分泌物从鼻腔流出、发热等症状。需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口腔通道,控制感染后瘘管可能自行闭合。
术后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低头动作减少局部充血。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使用吸管时注意避免产生负压。每日用医用漱口水含漱3-4次,禁止用力吐唾沫。鼻腔出现血痂不要强行剥离,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若出现剧烈疼痛、大量鲜红色出血或脓性分泌物持续3天以上,需立即复诊排除上颌窦炎或血管损伤。恢复期间建议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升高。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8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