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是聚氨酯的简称,既不属于传统塑料也不属于橡胶,而是一类兼具两者特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聚氨酯的性能可通过配方调整实现从软质弹性体到硬质塑料的广泛变化,主要特性包括耐磨性、耐油性、高弹性和可加工性。
1、化学结构特性:
聚氨酯分子链由软段聚醚/聚酯多元醇和硬段二异氰酸酯交替组成,这种特殊结构使其既含塑料的刚性又具橡胶的弹性。通过调整两者比例,可制成硬度范围从邵氏A10类似橡皮筋到邵氏D80接近硬质塑料的不同材料。
2、物理形态分类:
聚氨酯产品分为泡沫型和非泡沫型两大类。软质泡沫常用于沙发垫、鞋垫类似橡胶特性,硬质泡沫用于保温材料呈现塑料特性;非泡沫型包括弹性体如轮毂、传送带和涂料呈现塑料膜特性。
3、性能表现差异:
与传统塑料相比,聚氨酯具有更好的回弹性最高可达60%压缩永久变形率和低温韧性-30℃仍保持柔韧性;与橡胶相比,其耐磨性高出天然橡胶3-5倍,且耐油性和抗老化性更优,但透气性较差。
4、加工工艺特点:
聚氨酯可采用注塑、浇注、喷涂等多种成型方式,加工温度范围通常在80-120℃之间,远低于多数塑料的加工温度如PP需170-220℃。液态原料可在模具内完成聚合反应,适合制作复杂形状制品。
5、应用领域区分:
当需要高弹性时替代橡胶如运动鞋底、液压密封件,当需要结构强度时替代塑料如手机壳、医疗器械。特殊品种如热塑性聚氨酯TPU可通过加热重复塑形,更接近塑料加工特性。
日常使用聚氨酯制品时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紫外线直射以防黄变,清洁时宜用中性洗涤剂。软质聚氨酯泡沫应定期通风除湿以防滋生霉菌,硬质制品避免接触丙酮等强溶剂。运动鞋等高频使用的弹性聚氨酯产品建议每6-12个月更换,以防材料疲劳导致缓冲性能下降。存放环境保持干燥通风,极端温度可能加速材料老化。
原创文章,作者:生活小技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