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粒绒容易产生静电,主要与材质吸湿性差、纤维摩擦系数高、干燥环境、穿着方式、洗涤习惯等因素有关。不起静电的绒类材质主要有羊绒、蚕丝绒、莫代尔绒、竹纤维绒、有机棉绒等。
1、材质特性:
奥粒绒多采用聚酯纤维或化纤混纺,吸湿率低于5%,干燥环境下电荷难以导出。化纤材料电子逸出功低,摩擦时更易产生电荷积累,表现为脱衣时噼啪作响或吸附灰尘。
2、纤维结构:
奥粒绒表面光滑的横截面结构会增加摩擦速度,短纤维在织造过程中易产生游离电荷。对比羊绒的鳞片状结构,其摩擦产生的静电荷能通过鳞片间隙快速消散。
3、环境湿度:
相对湿度低于40%时,奥粒绒静电现象加剧。冬季室内暖气环境会使纤维电阻值升高至10^12Ω以上,此时人体接触电压可达3000-5000伏。
4、混纺比例:
含棉量低于30%的奥粒绒更易带电,纯聚酯纤维面料静电压可达8kV。添加导电纤维或采用55%以上天然纤维混纺可降低静电风险。
5、后处理工艺:
未经过抗静电剂整理的奥粒绒制品,其半衰期超过60分钟。采用等离子处理或接枝改性技术可使静电衰减时间缩短至10秒内。
选择防静电绒类衣物时,建议优先考虑天然蛋白纤维材质。羊绒因含有17种氨基酸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性,蚕丝绒的丝胶蛋白能形成导电通道。日常穿着前可用衣物柔顺剂浸泡,存放时保持衣柜湿度在50%-60%,搭配纯棉打底衫减少摩擦。洗涤时加入1/4杯白醋能中和纤维电荷,避免与化纤衣物混洗。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接触金属物品前先触摸墙壁释放静电。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