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制品起球程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细度、长度和纺织工艺,澳毛因纤维更长更粗通常比普通羊毛更不易起球。影响起球的关键因素包括纤维特性、纱线捻度、织物结构、穿着频率和洗涤方式。
1、纤维特性:
澳毛纤维直径通常在19-25微米之间,长度达75-100毫米,表面鳞片层较平整;普通羊毛纤维细度约16-22微米,长度50-75毫米,鳞片结构更突出。纤维越长越粗,摩擦时越难断裂形成毛球。
2、纱线捻度:
高捻度纱线能有效降低起球概率,澳毛制品常采用强捻工艺增强纱线抱合力。每米纱线捻度超过600捻时,纤维末端不易游离,普通羊毛制品捻度通常控制在400-550捻/米。
3、织物结构:
平纹织物比斜纹更抗起球,澳毛多用于制作精纺面料,经纬密度可达200根/英寸以上。普通羊毛粗纺面料结构疏松,纤维容易在表面纠缠成球。
4、穿着频率:
频繁摩擦会加速起球过程,澳毛大衣每周穿着2-3次的起球量相当于普通羊毛衫每日穿着的程度。肘部、袖口等易摩擦部位需特别注意。
5、洗涤方式:
机洗脱水产生的机械力会使羊毛纤维位移加剧,建议澳毛制品每季度干洗1次,普通羊毛每月手洗不超过1次。使用中性洗涤剂能减少鳞片层损伤。
日常护理时可使用羊毛专用梳去除表面浮毛,存放时避免与粗糙面料接触。选择精纺澳毛面料制作的西装或大衣,其抗起球性能优于普通羊毛针织衫。洗涤后平铺阴干能保持纤维形态,高温熨烫会破坏羊毛蛋白结构。对于已形成的毛球,建议使用电动去球器处理,避免直接拉扯导致纤维断裂。定期用蒸汽护理能恢复织物表面平整度,延长衣物使用寿命。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