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支原体感染主要由性接触传播、免疫力下降、泌尿生殖道环境改变、医源性操作及母婴垂直传播等因素引起。
1、性接触传播:
支原体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是感染最常见途径。生殖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易在性活动中通过黏膜接触交叉感染。伴侣携带病原体时,重复暴露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双方同步检测治疗。
2、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生殖道局部防御能力减弱。支原体趁机突破黏膜屏障定植,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
3、菌群失衡:
频繁冲洗阴道、滥用抗生素可能破坏正常微生态,乳酸杆菌减少使支原体过度繁殖。pH值升高会削弱阴道自净作用,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时感染风险倍增。
4、医源性感染:
宫腔操作、导尿等侵入性诊疗可能将支原体带入上生殖道。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时,可能引发盆腔炎、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
5、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支原体可能经产道传染新生儿,导致结膜炎、肺炎。妊娠期激素变化也易促使支原体增殖,可能引发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等不良结局。
预防支原体感染需注意性行为防护,避免多个性伴侣;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增强免疫力可通过规律作息、补充维生素C及适度运动;出现白带异常、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治疗期间应禁酒忌辛辣,复查确认转阴前暂停性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4908.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