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常见原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长期酗酒及代谢性疾病。这些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导致肝细胞异常增殖或功能损伤。
1、病毒性肝炎: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最主要诱因。病毒持续复制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基因突变累积。我国约80%肝癌患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史,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风险。
2、肝硬化: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癌重要癌前病变。肝脏纤维化重构过程中,异常增生的肝结节可能恶变。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均可发展为肝硬化,定期超声和甲胎蛋白监测对早期发现肝癌至关重要。
3、黄曲霉毒素:
霉变谷物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是强致癌物,可直接损伤肝细胞DNA。该毒素耐高温,常见于储存不当的花生、玉米等农产品。长期微量摄入可使肝癌风险增加4-7倍,需特别注意食品储存条件。
4、酒精滥用:
每日饮酒超过40克乙醇持续5年以上,肝癌风险显著升高。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直接肝毒性,同时干扰叶酸代谢导致DNA甲基化异常。戒酒6个月后肝脏炎症可明显改善。
5、代谢性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随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血色病等遗传代谢病均可诱发肝癌。这类患者常合并肥胖、糖尿病,通过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促进肿瘤发生。体重控制与血糖管理具有预防作用。
预防肝癌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食用霉变食物、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及定期体检。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发现可疑病灶时及时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合并慢性肝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原发病,避免自行服用可能伤肝的药物或保健品。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