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肝区隐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腹胀腹泻以及皮肤黄染。这些症状可能由肝脏功能异常、肿瘤生长压迫等因素引起。
1、肝区隐痛:
右上腹持续或间歇性钝痛是肝癌早期常见表现。肿瘤生长牵拉肝包膜时,可能引发闷胀感或压迫性疼痛,疼痛程度与体位变化无关。部分患者会误认为是胃部不适,需结合影像学检查鉴别。
2、食欲减退:
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受损会影响脂肪消化,导致厌油腻、早饱感。肿瘤代谢产物可能抑制摄食中枢,伴随餐后恶心症状。这种食欲下降往往呈进行性加重,与普通消化不良不同。
3、乏力消瘦:
癌细胞大量消耗能量会导致持续疲倦感,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体重会在1-2个月内下降超过5%,可能伴随低热症状。这种消耗状态与肿瘤释放的炎症因子有关。
4、腹胀腹泻:
门静脉高压引发腹水时会出现腹部膨隆,叩诊呈移动性浊音。肝功能下降导致胆汁酸缺乏,可能引起脂肪泻,粪便呈现油脂样光泽。这些症状常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加重。
3、皮肤黄染:
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巩膜和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肿瘤压迫胆管时黄疸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皮肤瘙痒。这种黄疸属于梗阻性,与病毒性肝炎的肝细胞性黄疸不同。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需严格抗病毒治疗。日常避免霉变食物摄入,限制酒精摄入量在每日25克以下。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每公斤体重1.2-1.5克。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知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