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可通过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EB病毒检测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确诊。
1、鼻咽镜检查:
鼻咽镜分为间接鼻咽镜和电子鼻咽镜两种。间接鼻咽镜通过反射镜观察鼻咽部,操作简便但存在视野局限;电子鼻咽镜可高清放大病灶,能发现黏膜微小隆起或溃疡,检查时可能需局部麻醉。若发现异常增生组织,需进一步取活检。
2、影像学检查: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颅底骨质破坏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鉴别肿瘤与周围炎症。PET-CT用于评估全身转移灶,价格较高但能一次性完成分期诊断。影像学异常需结合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3、病理活检:
在鼻咽镜引导下钳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金标准。活检可能需多次取材以提高阳性率,常见病理类型为非角化性癌。报告需明确癌细胞分化程度,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制定。
4、EB病毒检测:
约90%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通过检测血清EB病毒抗体如VCA-IgA或血浆EBV-DNA载量辅助诊断,抗体滴度升高提示患病风险。该检查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及治疗后监测。
5、肿瘤标志物检查:
SCC抗原、CYFRA21-1等标志物在鼻咽癌中可能升高,但特异性较低,需联合其他检查。动态监测标志物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建议有鼻塞、涕血、耳鸣等持续症状超过两周者尽早就诊。日常避免腌制食品摄入,戒烟并减少二手烟暴露,EB病毒阳性者需定期复查鼻咽镜。确诊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进食高蛋白流质饮食,放疗后坚持张口训练防止颞颌关节纤维化。出现颈部无痛性肿块或复视等神经系统症状时提示可能进展,需立即就医。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