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鼻咽癌通常需进行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EB病毒血清学检测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五项核心检查。
1、鼻咽镜检查:
鼻咽镜分为间接鼻咽镜和电子鼻咽镜两种,可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病变。间接鼻咽镜通过反光镜间接成像,操作简便但视野有限;电子鼻咽镜采用光纤技术,可放大病灶并留存图像,对微小病变检出率更高。检查可能引发恶心反射,需提前进行表面麻醉。
2、影像学检查:
增强MRI是鼻咽癌分期首选,能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软组织分辨率优于CT。PET-CT用于评估远处转移,通过代谢活性区分良恶性病变。CT检查侧重显示颅底骨质破坏,三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3、病理活检:
经鼻咽镜引导下钳取病变组织是确诊金标准,需多点取材避免漏诊。病理分型以非角化性癌为主,免疫组化检测EBER可辅助诊断。活检可能引发出血,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提前评估风险。
4、EB病毒检测:
EB病毒DNA载量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VCA-IgA和EA-IgA抗体检测用于筛查高危人群,但需注意健康携带者可能出现假阳性。该病毒与未分化型鼻咽癌密切相关。
5、肿瘤标志物检查:
SCC抗原和CYFRA21-1可作为辅助指标,但特异性较低。EB病毒相关抗体联合检测可提升筛查效率。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需警惕复发转移,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
确诊后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以维持治疗期营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黏膜损伤。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体质,但放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鼻咽镜和影像学检查,出现涕血、耳鸣等症状及时就诊。治疗期间可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保持鼻咽部清洁。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