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化疗期间再出现血尿需立即就医排查原因,可能由化疗副作用、肿瘤进展、尿路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化疗方案、止血治疗、抗感染等方式处理。
1、化疗副作用:
部分化疗药物如顺铂、吉西他滨可能损伤膀胱黏膜导致血尿。通常伴随尿频、尿痛,需通过尿常规、膀胱镜鉴别。医生可能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为紫杉醇等对黏膜刺激较小的方案,同时配合黏膜保护剂。
2、肿瘤进展:
血尿可能提示肿瘤复发或浸润加深,需进行盆腔增强CT或二次膀胱镜活检确认。若确诊进展,可能联合放疗或改用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必要时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3、尿路感染:
化疗后免疫力下降易继发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血尿伴发热。尿培养阳性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磷霉素、呋喃妥因等肾毒性较低的抗生素,避免加重化疗损伤。
4、凝血异常:
化疗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需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
5、放射性膀胱炎:
既往接受放疗者可能出现迟发性放射性膀胱炎,表现为顽固性血尿。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可促进黏膜修复,严重者需行高压氧治疗或选择性血管栓塞术。
化疗期间应每日记录尿色变化,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膀胱。选择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如出现血块或贫血症状需急诊处理。治疗期间建议每周复查尿常规,配合中医食疗如荠菜汤辅助止血,但所有调理方案需经主治医生确认。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知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