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指数男女标准计算公式,男女都是18.5-23.9正常(24超重30肥胖)

bmi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标准的指数,比较简单实用。看bmi指数男女标准计算公式可以知道,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得出来的结果在185-239之间就是标准的,25超重30肥胖,男女标准一样。

bmi指数男女标准计算公式

bmi计算公式=体重(公斤) 除以 身高(米)的平方

举例:70KG除以(175*175)=2286

bmi指数WHO标准:

bmi185-249属正常范围,bmi大于等于25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

中国bmi指数标准:

bmi小于185,偏瘦,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

bmi185-239,正常,相关疾病危险性处于平均水平;

bmi大于等于24,超重;相关疾病危险性增加;

bmi在24-279,偏胖,相关疾病危险性增加;

bmi大于等于28,肥胖,相关疾病危险性中度增加;

bmi大于等于30,重度肥胖,相关疾病危险性严重增加;神奇养生网 WWwLyXUNLonGCom

bmi大于等于40,极重度肥胖,相关疾病危险性非常严重增加。

所以说bmi指数部分男女,是按照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可区分营养不良、正常、肥胖三种类型的人群,不过由于男生的骨骼一般要比女生大,所以bmi应该要比女生稍微大一些。但只要过高过低太多就是不健康的,过低自身免疫力下降,过高容易患上糖尿病、冠心病。

2021年1一10岁儿童身高表

其实孩子的身高,应该从出生开始,每个月都要测量,孩子两岁前,躺着侧身高,两岁之后就可以侧站立的身高,如果一旦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十分缓慢的时候,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这样效果越好,避免导致后来发生不可逆的后果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知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6771.html

(0)
养生知识的头像养生知识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8小时前

相关推荐

  • 酸菜鱼黑鱼怎么切鱼片

    酸菜鱼中黑鱼切鱼片的关键在于刀工技巧和鱼的处理方法,掌握正确步骤可以让鱼片薄而均匀,口感更佳。具体方法包括选择新鲜黑鱼、去鳞去内脏、去骨、切片等步骤,同时注意刀的角度和力度。 1、…

    2025年3月24日
  • 成功受孕24小时的症状

      成功受孕是许多期待成为父母的夫妇所期盼的时刻,而在受孕后的24小时内,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尽管这些症状因人而异,但了解它们有助于女性更好地感知自己的身体变化。那么,成…

    2025年3月21日
  • 孩子不识字记不住咋办

    孩子不识字记不住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或潜在的学习障碍等。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学习环境、优化学习方法、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必要时寻求…

    2025年3月3日
  • 健身每天几个鸡蛋合适呢

    健身人群每日摄入2-3个全蛋较为合适,具体数量需结合运动强度、体重目标及基础饮食调整。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蛋白质需求、胆固醇代谢、热量控制、吸收利用率及个体差异。 1、蛋白质需求: 每…

    2025年5月29日
  • 营养餐可以长期吃吗

    营养餐一般可以长期食用,但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调整搭配。营养餐通常包含均衡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若存在特殊疾病或营养缺乏,建…

    4天前
  • 每天打打篮球有好处吗

    每天打篮球能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协调性、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心理压力。 1、心肺提升: 篮球运动需要持续跑动和快速变向,能有效增强心肺耐力。长期坚持可降低静息心率,提高最…

    2025年5月28日
  • 炒丸子怎么炒比较好吃

    炒丸子要好吃,关键在于选材、调味和烹饪技巧的结合。优质的食材、合适的调味比例以及掌握火候是制作美味炒丸子的核心要素。通过以下方法,可以让炒丸子更加鲜嫩多汁、口感丰富。 1、选材与处…

    2025年3月30日
  • 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与亲朋好友相聚吃饭,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但你有没有想过,看似平常的聚餐,却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细菌性痢疾,这个听着陌生却又可能近在咫尺的疾病,究竟是如何传播的…

    2025年3月21日
  • 鸡肉冷冻多久不能吃

    冷冻鸡肉在零下18摄氏度条件下通常可保存9-12个月,但实际保质期受储存温度、包装方式、肉质新鲜度、反复解冻次数、冷冻前处理方式等因素影响。 1、储存温度 家用冰箱冷冻室温度波动会…

    3天前
  • 猪油皮病早期症状

    猪油皮病早期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局部红斑及角质增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代谢异常或免疫紊乱有关。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FLG基因突变导致丝聚蛋白…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