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百病之始,秋风起,护好身上7处挡风墙!

风是百病之始,秋风起,护好身上7处挡风墙!

 

《黄帝内经》上讲:“风者,百病之始也。”中医很早就发现风邪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头痛、面瘫、荨麻疹、关节疼痛等情况都与风向变化有关。

秋风起,风邪该如何防?除了注意穿衣保暖外,一定要护好身上的7处“挡风墙”!

头部的挡风墙

1、翳风穴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之义,而风就是风邪的意思。

位置:翳风穴在耳垂后方,距耳根约0.5处之凹陷中央处(见下图)。

建议:有冷风吹来时,很多人都会立起领子,头会忍不住往下缩,正好能挡助该穴,避免被风邪侵袭。

大家平时可以常按揉该穴,能缓解“风邪”引起的口眼歪斜、齿痛、颊肿、耳鸣等问题。

2、风府穴

风府穴为风邪易侵之处,风指风邪,府指集聚处。

位置: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见下图)。

建议:经常按摩风府穴可缓解因风邪引起的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等不适。

3、风池穴

风池穴首见于《灵枢·热病》中,乃风邪犯人停蓄之处,故名风池,是治疗风证之要穴。

位置:风池穴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见下图)。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两边,轻轻的滑动,到后枕部有明显的两个凹陷就是风池穴。

建议:常按揉风池穴对缓解风邪引起的鼻炎、咽喉等不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131272.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松松的头像松松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漂亮的女人离婚概率更大是为什么?漂亮女人表示不背锅

    男生经常有一句开玩笑的话,如果发现自己兄弟找的女朋友越来越丑的时候,那么他就是想结婚了。虽然是开玩笑的话,但在他们的心中也是觉得娶妻娶贤不娶色。那漂亮的女人离婚概率更大是为什么?原…

    2025年7月6日
  • 女性可以尝试白糖洗脸来美容

    白糖洗脸不能美容,反而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白糖颗粒粗糙,容易刺激皮肤,导致角质层受损,甚至引发炎症。皮肤护理应选择温和且科学的方法,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偏方。 1、白糖洗脸的潜在危害…

    2025年6月16日
  • 生姜和蜂蜜相克吗

    生姜与蜂蜜不相克,两者搭配饮用具有温中散寒、润燥止咳的协同作用。常见搭配方式有姜蜜茶、姜汁蜂蜜水,需注意体质差异、食用禁忌、搭配比例、饮用时间、储存方法等因素。 1、体质差异: 阴…

    2025年6月9日
  • 3个月宝宝舌头发紫是怎么回事

    3个月宝宝舌头发紫可能与血液循环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受寒或药物影响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并及时就医。 1、血液循环异常: 新生儿末梢循环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舌部微循环障碍,表…

    2025年7月7日
  • 便秘吃什么可以每天正常排便

    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纤维摄入、补充水分和适当运动来改善,每天正常排便的关键在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优化。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是促进肠道蠕动的重要物质,能够增加粪便…

    2025年6月22日
  • 带泥莲藕怎么保存时间长

    带泥莲藕保存时间长的方法包括低温冷藏、保持湿润和避免损伤。通过合理储存,可以延长莲藕的保鲜期,保持其营养和口感。 1、低温冷藏:将带泥莲藕放入保鲜袋中,尽量排出空气,然后放入冰箱冷…

    2025年3月18日
  • 长期吃薏仁米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长期吃薏仁米的好处包括促进消化、帮助减肥、改善皮肤状态,但也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过敏反应或影响药物吸收。薏仁米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食品,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适合日常适…

    3天前
  • 蚊子容易传播哪些疾病

    蚊子容易传播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黄热病、丝虫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

    2025年6月30日
  • 如何打豆浆没有豆渣

    豆浆无渣的关键在于预处理工艺与设备选择,主要有浸泡软化、研磨细度、过滤方式、煮沸技巧、豆水比例五个核心环节。 1、浸泡软化: 干豆需提前8-12小时冷水浸泡,夏季可冷藏防止发酵。充…

    2025年6月5日
  • 围绝经期能调理回正常月经吗

    围绝经期可以通过调理改善症状,但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月经状态。调理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1、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

    202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