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怎么办?5个方法淡化黑眼圈

1、茶包

任何茶都可以减少发炎并缓减能造成黑眼圈的眼周区充血。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有效的收缩血管,并能强化血管壁,防止眼周的毛细血管破裂和浮肿,所以能改善因为毛细血管破裂而带来的黑眼圈。

2、轻柔按摩

很多人都喜欢用黄瓜片来对抗眼部浮肿和黑眼圈,其实用橄榄油轻柔按摩眼周区域也是SpA常用的方法。在眼周环绕打转,手指从下眼周内眼角起→绕过鼻梁→上眼睑往外画圈,轻柔来回几次。

黑眼圈怎么办?5个方法淡化黑眼圈

3、保湿

如果皮肤很干燥,黑眼圈就愈发明显,这是因为干燥让皮肤更薄而且细纹更多。所以用点橄榄油或者高保湿的面霜,不要涂抹至吸收,而是在眼周敷厚厚的一层保持大约10-15分钟,就能再次水润起来,黑眼圈也不会那么明显。

4、山菊油

它能缓解皮肤炎症,活血化瘀,常用功效是治疗损伤以及肌肉疼痛。因此它能有效释放眼周滞留水分及缺氧情况,这两者是造成眼部肿胀和黑眼圈的罪魁祸首。

5、生土豆

如果您的黑眼圈不是因为皮肤太薄或者毛细血管不畅,而是因为长期色素沉淀,用点生土豆临时提亮眼周肌肤绝对是上上之选。土豆含有儿茶酚酶,经空气氧化后形成可提亮肤色的苯醌,它可与对苯二酚相媲美(小贴士:苯二酚有抑制黑色素产生的作用,起到淡斑美白的效果)。但是如果您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黑眼圈,这一招可对您完全没有用处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169886.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小康的头像小康
上一篇 2025年7月28日 上午8:54
下一篇 2025年7月28日 上午8:54

相关推荐

  • 对护肤品过敏怎么办

    对护肤品过敏一般是由个体过敏反应、皮肤敏感、化学成分等原因引起的,可采用局部护理、使用过敏抑制剂、寻找适合的护肤品等方式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局部护理:如果出现护肤品过敏症状,…

    2025年7月28日
  • 贫血可以喝银耳红枣汤吗

    银耳红枣汤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滋补汤,其益气补血的功效使得它被视为贫血患者的一种辅助饮食选择。适量饮用银耳红枣汤可能对改善轻微贫血有帮助,但并不能替代常规的医学治疗。银耳和红枣富含多种…

    2025年7月27日
  • 雌激素低的症状月经量,月经变少

      女性月经的量和雌激素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雌激素降低月经量就会明显的减少,月经量少可以做雌激素六项检查。   在初潮刚刚过去不久的少女,因为体内的雌性激素分泌还没有达到完全平衡的稳…

    2025年3月19日
  • 更年期关节痛肌肉疼

    更年期常伴随着关节痛和肌肉疼痛,这可能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骨质疏松或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您正在经历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获得最佳…

    2025年3月7日
  • 麦冬与什么泡水喝最好

    麦冬与什么泡水喝最好   导读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以其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备受推崇。尤其在干燥的季节或长期用嗓的人群中,麦冬泡水成为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养生方式。然而,很多人可…

    2025年7月22日
  • 哪些人不宜吃石榴,龋齿患者吃石榴容易引发牙齿问题

    石榴拥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在美容养颜方面,吃石榴的好处与功效都非常多,深受女性朋友的喜欢,但也并不是说人人都可以吃石榴,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吃石榴的,你要知道哪些人不宜吃石榴,不仅得不…

    2025年7月5日
  • 常吃羊肉的好处和坏处

    常吃羊肉的好处和坏处   导读羊肉是一种低脂、低胆固醇的肉类,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无论是炖煮还是烧烤,羊肉都具有独特的美味,任何食物都有其利弊一样,常吃羊肉也伴随着一些好处和坏处。…

    2025年7月22日
  • 增重增肌可以吃汉堡吗

    增重增肌可以适量吃汉堡,但需注意选择健康的食材和搭配,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摄入。增重增肌的核心在于热量盈余和蛋白质摄入,汉堡可以作为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的选择,但应优先选择全麦面包、瘦…

    2025年4月10日
  • 缺铁的人可以喝咖啡吗

    缺铁的人是否可以喝咖啡,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咖啡本身并不会直接影响铁的含量,但它含有的多酚类物质会影响铁的吸收。特别是对于缺铁的人来说,饮食中铁的吸收显得尤为重要。简单来说,喝咖…

    2025年7月27日
  • 蔬菜的正确保存方法

    蔬菜的正确保存方法主要有冷藏保鲜、分类存放、预处理、避光防潮、合理包装等。不同蔬菜对温度、湿度和储存环境的要求存在差异,掌握科学方法可延长保鲜期并减少营养流失。 一、冷藏保鲜 多数…

    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