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坦荡地讨论“性话题”,到底有多重要?

前段时间有个儿童性侵热点,相信大家都知道的。

很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家长给孩子做性教育?让孩子早一点懂得性的界限,不就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了么?

其实,在儿童性教育领域,已经有一些很不错的教材了,我也认识很多这方面的专家,例如我的好朋友胡佳威、和孙雪梅老师。

但,为什么这些性教育的课本和教程,总是普及不下去呢?

从我曾做妈妈群的群主多年经验来看,普及儿童性教育的突破点其实在于--

解决父母们对性的污名化。

想起我小时候有一次自喂被家人发现,她们给我做了一整个下午的思想教育。我忘了她们具体说了什么,就记得几个关键词,下流、男女之事、乱七八糟的东西,让我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但我问他们为什么?她们又不回答,还说,小孩子不要知道这些,长大了你就自然会懂的。

这导致我一度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不正常的女生。直到上大学后,看了《海蒂性学报告》,才解答了多年埋在心中的迷思。

对“性”不再污名化的家长会怎么做呢?

我认识一个非常开明的爸爸,他有个5岁的儿子。有一天,他发现儿子去掀隔壁小姐姐的裙子。

一般的父亲肯定要跟孩子急了,但这个爸爸没有。

他找来了两个模具,男性器官、女性器官,给儿子详细地讲解了这些器官的结构。

告诉孩子,为什么隔壁小姐姐的身体跟你不一样?也告诉孩子,这是隐私部位,除了自己和爸爸妈妈以外,不能让其他任何人碰它。

孩子明白后,立刻就回到了他的乐高玩具身边,对小姐姐的裙子再也不感兴趣了。

孩子问性相关的问题,纯粹是出于好奇心,满足了好奇心就不会再有兴趣了。只有成年人才会认为“性”有多么羞耻,在孩子眼中,它和吃饭睡觉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真正的单纯,不是听到性话题,就会脸红、害羞,而是“认为性与世间万物皆平等”。

阳光地面对性话题,

可以减少性侵、和无谓的羞耻感

性这个话题,在我们的社会,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明明是客观存在的,却被活生生地当作不存在,不可被讨论。

于是,我们所认知到的世界,都缺少了一块客观事实,变得不再完整。社交关系上,人们也会变得越来越虚伪和浅薄。

我见过很多恋人,在外人眼中看来是非常般配的一对,彼此也认为各方面都挺合适的,于是走入了婚姻殿堂。

相处一段时间后,先生苦恼太太脾气一天比一天糟糕,太太也抱怨婚后生活不如从前想象的美好。

他们会咨询很多朋友的建议,也会关注不少情感公众号,所有人都在教他们如何沟通、如何与另一半合作经营婚姻家庭。

却始终对真正的问题--彼此对对方的身体没有性冲动--视而不见。

诚然,婚姻中性格合拍和精神共鸣十分重要,但作为人类的我们,如果最基础的生理需求都没有满足,又怎么可能带着一颗“贤者之心”,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呢?

就像一个常年处在饥饿中的人,有力气思考“创造社会价值、让世界变更好”的宏大主题吗?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在“解决问题”,当遇到问题时,最有效的解决路径就是--

去伪存真,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源头,并从根源上改变它。

而一旦你对某一块客观事实,故意避而不谈,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流于表面。

我从不忌讳跟我新认识的人们介绍我的职业,也不忌讳将性相关的文章发到朋友圈。尽管一开始会有些人感到尴尬,甚至对我投来异样的眼光。

但我知道,整个社会健康阳光地谈论性,是迟早的事;这些投来异样眼光的人们,也迟早会意识到我是对的。

阳光地学习性知识,

会让你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更完整。

王尔德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与性有关,除了性本身,性关乎权力。

很多女生初次关注熙墨实验室,是抱着想要服务老公、拴住男人的心态来学习性技巧的。

通过学习,她们逐渐意识到,性也可以为女生服务,也可以让自己愉悦。

她们发现,原来女生是否能达到高潮,更多地取决于她自己的努力,而非男生“器大时长”。

她们开始在婚姻里始终保有“单身力”,不过度依赖、不失去自我;在单身时,也拥有“幸福力”,不因寂寞而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她们知道了,原来自己的身体里潜藏着如此强大的能量,她们不仅可以掌控自己的高潮,也可以主导一场双人游戏。

她们脱离“荡妇羞辱”的束缚,爱上自己的身体,绽放性感,从而获得了更多对生活的掌控力。

对性和欲望的坦诚,打开了“直面真实自我”的第一步。她们意识到,对自己想要的,说出“我要”,和对自己不喜欢的,大胆说“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羞耻和可怕。

阳光地享受性愉悦,

让女生获得更多自由和主动权

同样,那些因性别刻板印象,而承担了过多“本该由男女共同承担的”责任的男生们,也从压力中得以解放。

他们会更健康、更长寿、压力水平更低,也有更多同理心,去和女生正向互动,一起享受爱和愉悦。

女生快乐了,

男生也会压力更小,幸福感更强

好想和你们一起,将这件正确的事,一条道走到黑、坚持做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196427.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小康的头像小康
上一篇 2025年7月29日 下午6:47
下一篇 2025年7月29日 下午6:47

相关推荐

  • 自卑会导致抑郁吗

    自卑可能会导致抑郁,因为自卑会影响个人的情绪状态和认知模式,长时间的负面评价可能诱发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为了缓解这种可能性,需要从心理疏导、认知矫正、行为调整及必要时的专业治疗入手…

    2025年3月20日
  • 男人提出分手一般很决绝

    男人提出分手时通常表现得较为决绝,这与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角色期待有关。男性在情感决策中更倾向于理性权衡,一旦做出分手决定往往难以挽回,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存在试探性或冲动型分手。 男…

    2025年7月16日
  • 边缘型人格会越来越严重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加重,但并非必然。症状发展受个体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系统、共病情况等因素影响,早期系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情绪不稳定、…

    2025年7月16日
  • 小米红薯粥长胖吗

    小米红薯粥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导致长胖,过量食用可能增加热量摄入。小米红薯粥主要由小米和红薯熬制而成,热量适中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红薯含糖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体重…

    2025年6月28日
  • 双方只有一个性伴侣女性还会感染hpv吗

    即便在双方仅有一个性伴侣的情况下,女性仍然有可能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虽然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感染。这意味着,即使双方都保持…

    2025年3月11日
  • 孩子有这几个表现,说明你教育得很出色

    孩子突然把最后一块饼干让给你,不是因为突然懂事,而是你悄悄种下的教养种子发了芽。那些藏在日常细节里的闪光点,正在告诉你:你的教育方式很对路。 一、能坦然接受失败 1、积木倒了不会大…

    2025年7月26日
  • 焦虑心烦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焦虑心烦可能与心理压力、神经递质失衡、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服用帕罗西汀、舍曲林、丁螺环酮、阿普唑仑或劳拉西泮等药物。焦虑症患者常伴有心悸、失眠或…

    2025年7月16日
  • 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是什么心理

    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存在深层次的心理防御机制,表现为对人际关系和环境的持续性焦虑与过度警惕。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与早期依恋创伤、长期负面经历、自我价值感低下、认知偏差强化、社会支持缺…

    2025年7月16日
  • 异地恋情侣必备品质 怎样才能修成正果

    都说异地恋不容易,不仅仅需要彼此信任,还得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异地恋很辛苦,是一场艰苦的斗争,往往因为经不起诱惑导致最终的分手,异地恋分手的多,好多异地恋人因为受不了两地分居之…

    2025年3月11日
  • 跟别人聊天就脑子空白

    跟别人聊天时脑子空白可能与心理压力大、社交焦虑、注意力分散或过度紧张等因素有关,可以尝试缓解压力、提升社交技巧和训练表达能力来改善这种情况。如果问题持续严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