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几点睡才算熬夜?熬夜危害大

现在,很多人都爱自嘲自己的工作是:996.ICU。

意思是,工作996,生病ICU,也就是每天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整整6天。而一旦生病,就住进了ICU(重症监护病房)。

要实现996工作制,必然要牺牲个人的睡眠时间、拼命熬夜加班。

而在工作填满了生活时,很多人只有熬夜到两三点,才觉得真正拥有生活。这也就衍生出了一个网络新词——报复性熬夜(一种为了弥补内心遗憾,犒劳辛苦了一天的自己,陷入疯狂熬夜的行为)。

报复性熬夜,老了以后身体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多虑了,因为——

等不到变老的那天

就算老了,比起不熬夜的养生同龄人,身体器官也会提前报废。没吓唬你,只能说,熬过的夜,身体都会记住,不定什么时候就开始“复仇”了。

1.熬夜一周,700多个基因将被改变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

有些人表面看着光鲜亮丽的,背地里基因都不知道变异成啥样了。

2.精子、卵子“早衰”,“性”趣减弱

女性排卵的过程受到内分泌系统控制。长期熬夜,生物钟遭到破坏,内分泌势必紊乱,随之而来是月经不调、脸上长痘、长斑、情绪烦躁等等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导致卵巢早衰,造成停经、闭经。

而男性的精子,生成和发育主要在夜间进行。经常熬夜、缺觉,会导致生精功能紊乱,使得精子数量减少、变懒(活力变差)、变丑(畸形率高)、DNA碎片率升高,最终容易引起男性不育、女性流产。

此外,熬夜同样会扰乱男性的内分泌,引起免疫力下降,容易患慢性前列腺炎和附睾炎。而后果就是——没“性”趣了、勃起有问题了、早早缴枪投降。

3.提前惹上癌症

别不信,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3位科学家早已发出警告:

人体内有生物钟,一旦发生紊乱,就可能惹上各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像医生、护士、保安等实行轮班制的人,尽管在夜班后能得到补休,但仍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如今不少癌症,比如乳腺癌、宫颈癌、胃癌越来越年轻化,原本到了50-80岁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经提早到30-55岁甚至更早,熬夜“功不可没”。

4.长胖,黑眼圈、皱纹加重,显老十岁

跟以上的危害比起来,近视长胖变丑啥的,似乎不值一提……

几点前睡,才不算熬夜?

怎样才叫熬夜?有人说,超过11点不睡就算熬夜了,有人说2点,还有人说通宵了才算熬夜。

其实,因为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长不同,在“几点睡觉才算熬夜”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好的睡眠,一要有规律,二要睡得饱。

所谓“熬夜”,指的是睡眠时间不规律,睡眠周期紊乱。假如你每天晚上11点入睡,偶尔一某一天到了1点才睡,醒来还困得不行,那就可以算熬夜了。

只要睡眠规律,睡再晚也不算熬夜吗?

比如每天夜里2点睡,早上10点起,睡够8小时了,这样算熬夜吗?

严格来说,不算,但算是“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晚睡)。

那么,如果睡眠规律,再晚都可以吗?

很抱歉地告诉你:不是。

人体内有一种控制着生物节律的褪黑素,会影响我们的生物钟和昼夜节律。

而对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光线、湿度等等因素,我们的身体都感知得到。

白天一到,外部的光线越来越强,温度越来越高,即使我们还处在睡眠状态,眼睛、皮肤等仍然能感觉得到。

所以,假如你半夜才睡,到早上时身体已经感知到温度和光线了,但会因为睡眠时间太短而产生疑惑:“咦,我不是才睡吗?怎么那么快就天亮了?”

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生物钟被打破,健康也就受到威胁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200660.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养生知识的头像养生知识
上一篇 2025年7月29日 下午10:34
下一篇 2025年7月29日 下午10:35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女性很难高潮

    俗话说“春宵一刻值千金”,然而,对于有些女人来说,别说一刻,就是一秒都是煎熬。 腾讯谷雨发布的《2019中国年轻人性现状情况报告》显示,仅有12.7%的女性每次性生活都能体验到高潮…

    2025年7月29日
  • 一个人没有圈子正常吗

    一个人没有圈子是正常的,每个人的社交需求和生活方式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热闹的社交生活,而有些人则更享受独处的时光,这些差异都属于正常的人类行为表现。 圈子,简单来说,就是人际交往…

    2025年3月11日
  • 边缘型人格的伴侣是什么

    边缘型人格的伴侣通常需要面对情绪波动大、关系不稳定等挑战,这类伴侣可能表现出过度依赖、害怕被抛弃、冲动行为等特征。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密关系常受到强烈情感反应、自我认同混乱、信任…

    2025年7月16日
  • 测你是否适合当领导

    领导能力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和实际表现来评估,适合当领导的人通常具备决策力、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通过自我评估、专业测试和实践经验,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领导潜质。 1、决策力是领导…

    2025年4月1日
  • 同理心很强的女生

    同理心很强的女生通常具备敏锐的情感感知能力,能够empathize他人的情绪与处境,但这种特质可能导致过度共情而消耗自我心理能量。解决方案包括调整情感界限、提升情绪调节能力以及采用…

    2025年3月20日
  • 为什么体外射精还会怀孕?经常体外射精有什么危害

    两周前女朋友来看我,我们滚了床单。由于当时家里没有避孕套,就体外射精了。 现在女朋友说她有干呕、瞌睡、容易饿等症状,害怕是怀孕了。我觉得不太可能,根本没有体内射精,怎么会怀孕?请问…

    2025年7月29日
  •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笑病属于什么原因

    经常笑通常不是一种病,但不受控制的频繁发笑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或心理障碍有关。笑病在医学上称为假性延髓情绪或病理性发笑,通常由脑损伤、精神分裂症、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引起。 假性…

    2025年7月16日
  • 丁丁大小影响感觉吗?听听8位女生的说法

    在寻常生活中,男性关注自己丁丁的长短,就像女性在意自己胸围大小一样。除了上学时候接触的生理知识外,潜意识中的性崇拜也是一大因素,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丁丁大小问题。 丁丁大小影响感觉吗…

    2025年7月29日
  • 怎么样变得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一种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和愿意接近的特质,可以通过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增强沟通技巧和培养同理心来获得。亲和力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 1、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情绪…

    2025年3月22日
  • 频繁更换性伴侣的后果

    频繁更换性伴侣可能增加性传播感染风险并影响心理健康。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性传播疾病感染概率上升、情感关系稳定性下降、自我价值感降低、社会评价压力增大、长期亲密关系建立困难。 1、性传播…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