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经常出汗是肾虚吗

奥林匹克有句经典的格言,Faster,Higher,Stronger,对于多数的非运动员男同胞而言,就简单多了,只想,Stronger,Stronger,Stronger。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些人就热衷于所谓的「壮阳」之术,饮食起居甚是小心。

身体上的轻微变化,都容易催生出「虚了」的感慨。出汗是人体经常出现的现象之一,很多人往往会不由自主跟「肾虚」联系起来。

前几天门诊就遇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主诉手脚经常出汗,非要我给他检查个肾脏彩超,看看有没有肾虚。

出汗,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到底是怎么样,是不是肾虚,彩超检查能否判断肾虚?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什么是出汗

出汗,医学上称之为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发汗的主要作用,对人体而言是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每人每天排出约500~1000ml的汗液,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可能会更多一些。

手脚出汗多的原因

手脚多汗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因素

1.解剖基础。汗液的排出依赖于汗腺,一个部位汗腺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汗液排出量的多少,在人体,手掌、脚掌等部位小汗腺分布较其他部位多,所以出汗也会比其他部位强一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体,解剖基础决定生理功能。

2.精神紧张或焦虑。发汗是一种反射性活动,手掌、脚掌等地方的汗腺受到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当我们精神紧张、或者明显焦虑时,这个纤维就会工作,向汗腺发送信号,进而导致出汗增加,医学上称之为精神性发汗。这种情况的一般有特定是诱发因素,并非长期持续的手脚多汗。

3.特殊情况。孕产期、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及神经系统的变化,也会出现多汗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因素

1.原发性多汗。以原发性多汗症为代表,是指手部汗腺分泌异常亢进,与外界环境温度高低无关,机制不明,认为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发病率约0.5%~3.0%。一般初发于幼儿期或青春期,女性多见,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20~30岁时症状逐渐加重。

按出汗程度分为三级。轻度:手掌出汗增多,潮湿,但不能打湿手帕;中度:手掌出汗明显增多,能湿透一块手帕;重度:手掌大量出汗,呈滴水状。

如果治疗根据病情轻重治疗,中、重度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需要指出的是,泌尿男科门诊遇到的所谓手脚多汗的患者,多数都不是这一类型。

5.继发性多汗。是指人体罹患了一些神经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疾病而引起的多汗。如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血糖过低及肝功能异常等;服用某些药物会引起出汗增加,如退烧药等;重金属(铅、汞、砷等)中毒也会出现多汗的现象。继发性多汗与原发性相比,出汗往往并不单纯表现在手、脚,身体其他部位也会汗液增加,另外,常合并其他的症状,如发热、 夜汗、 体重减轻等。这种情况主要的针对导致多汗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西医没有「肾虚」

对于西医而言,其实没有「肾虚」的概念,西医认为手脚出汗多一部分是正常的生理情况,一部分可能是由于紧张或者疾病的影响,因为西医没有「肾虚」的概念,所以在西医的体系中多汗当然与「肾虚」无关,认为多汗的背后,往往能找到一个有现代医学理论支持的原因。

「肾虚」实质上是一个中医术语,医疗企业也乐于在媒体上宣传「补肾」的概念,国内目前是中西医并行,但是普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所以容易存在跑到西医为主公立的医院去治疗肾虚的现象,一些西医大夫,由于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大笔一挥,喜欢给患者开一些「温补壮阳」的中成药,先抛开到底有没有「肾虚」的争论,如果想治疗所谓的「肾虚」,至少应该去看中医而非西医,西医大夫也不应该因为一些利益的因素而盲目的开中成药。

西医肾≠中医肾

经常有患者来门诊主动要求检查肾脏彩超,查一查有没有肾虚,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感觉挺心酸的。中医的肾跟西医的肾并不是一个概念,西医的肾是基于解剖,指人的两个「腰子」,而中医的肾,基于很复杂的理论,在人体并不是对应一个单一的器官,所以检查彩超是无法判断「肾虚」与否的。

写在最后

中国,甚至其他的一些亚洲国家,比较热衷于补肾,这其中部分与传统文化有关。然而,在西方国家,动不动就补肾的情况,非常少见。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西方人的性能力,不比东方人差。

曾经有个朋友问我,要不要趁着年轻,多补一补肾?

我没直接回复他,把他的问题发到了朋友圈,一个朋友的留言,我印象很深刻:年轻人,难道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做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202563.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小康的头像小康
上一篇 2025年7月30日 上午12:14
下一篇 2025年7月30日 上午12:14

相关推荐

  • 为什么男生这么喜欢口爱

    如果问男生:最喜欢小电影中的哪个环节?口爱肯定能占前三。 小姐妹是一直非常嫌弃,一下都不愿意尝试,但男朋友却表现出格外的热忱,甚至比平时更兴奋。 所以,她疑惑地问了小美一个问题:“…

    2025年7月30日
  • 够持久才够尽兴!如何来一场持久战

    一直以来,有很多追求愉悦的男生都在问小美, 我怎么样可以在床上勇猛一点,让她更喜欢跟我爱爱? 也有女生吐槽:我真的打死也没想到,我男朋友之所以不愿意给我很长的前戏,不让我满足,是因…

    2025年7月29日
  • 精神性人格权的是

    精神性人格权是指个体在精神层面享有的与人格尊严相关的权利,主要包括人格尊严权、人格自由权、人格平等权、人格发展权和人格安全权等。这些权利保障了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会关系中的自主性与…

    2025年7月16日
  • 精神不集中是什么病

    精神不集中可能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心理或生理问题的表现症状,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这些问题可能由遗传、环境、生理、疾病等多重因素引起。针对不同…

    2025年3月7日
  • 付出型人格是什么

    付出型人格是一种以过度关注他人需求、忽视自我感受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习惯性牺牲自我、难以拒绝他人、通过付出来获取认同感。 1、情感依赖 付出型人格常将自我价值与他人反馈…

    2025年7月26日
  • 什么叫性格不成熟

    性格不成熟通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难以应对压力等,可能源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心理创伤等因素。改善性格不成熟需要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行为调整等多方面的努力。 1…

    2025年4月1日
  •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改变讨好型人格需要从认识自我、强化内在力量以及逐步调整行为习惯入手,重点在于学会拒绝、坚持自我原则并建立良好的边界感。 1认识讨好型人格的根源 讨好型人格通常与早期成长经历和心理模…

    2025年3月7日
  • 脾气太好的人好不好

    脾气太好可能会导致过度压抑自我情绪,容易引发心理负担,同时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被过度依赖或忽视。保持适度的脾气并学会表达真实情绪,对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发展更为有益。 1过度压抑情绪的…

    2025年3月21日
  • 常见的几种心理学效应有哪些 各种心理学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从众效应等。这些效应揭示了人类认知与行为中的规律性偏差,对理解个体和群体心理有重要意义。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人们…

    2025年7月24日
  • 活泼型人格的特点

    活泼型人格通常表现为外向开朗、热情主动、思维敏捷且富有创造力,这类人群在社交中往往具有感染力与适应力。活泼型人格的核心特点主要有情绪外显、社交活跃、兴趣广泛、抗压能力较强、追求新鲜…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