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生津且滋阴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生地是一种中药,但知道生地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生津且滋阴

本文给大家介绍生地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生地是什么

生地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根,又叫做生地黄,生地分为鲜地黄和生地黄两种,采挖的时候,直接使用的就是鲜地黄,而将地黄烘培至八成干后则叫做生地黄。

鲜地黄的功效

鲜地黄有清热生津、止血和凉血的功效,对于吐血、热病、咽喉肿痛等有疗效。

生地黄的功效

生地黄有凉血清热、养阴生当的功效,多用于阴虚内热、舌绛烦渴、发斑发疹等症。

生地除了上面的功效外,对月经不调、胎动不安、血崩等还有一定的疗效,功能主要为滋阴补肾。

生地的食用方法

1、甘蔗生地茶

功效:清热养阴

材料:生地,鲜甘蔗,绿茶

做法:将甘蔗切小块,生地洗干净,然后与甘蔗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煮十五分钟,然后去渣取汁泡茶饮用即可。

2、生地龙骨冬瓜汤

材料:冬瓜,龙骨,生地,蜜枣,麦冬,盐

做法:将生地和麦冬用水浸泡几分钟,洗干净,龙骨洗干净焯水,冬瓜去皮切块,将所有材料放入锅里,加水煲一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3、梨子生地汤

功效: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材料:梨子,生地,绿茶

做法:将梨子去皮,切块,和生地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煮十分钟,然后泡茶饮用即可。

生地有养阴生津等功效,大家平常煲汤时放几片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247187.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松松的头像松松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女性肾气不足的八种表现

    女性肾气不足可能表现为腰膝酸软、疲惫乏力、面色晦暗、失眠多梦、月经不调、脱发增多、指甲易断和性欲减退等症状。若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状况。以下是关于肾气不足的具…

    2025年7月29日
  • 女性必备三款抗衰益寿的食谱

    女性通过合理饮食可以有效抗衰老和益寿,关键在于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抗衰益寿的食谱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沙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菜肴以及富含膳…

    2025年6月16日
  • 芡实可以长期吃吗

    芡实可以长期适量食用,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因为过量导致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食材,芡实在日常饮食中既能补益身体,也因其独特的性质受到部分限制。 芡实属于一种…

    2025年7月27日
  • 经常熬夜加班长斑又长痘?吃5种水果排毒护肤

    很多上班族为了赶工作进度,不得不牺牲掉睡眠休息时间,用来熬夜加班。可是经常熬夜,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容易长斑长痘,而且还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建议上班族熬夜的时…

    2025年7月28日
  • 男生不高不矮的身高是多少 男的178算大个子吗

    男生不高不矮的身高是多少 一个生活小知识,为大家介绍男的178算大个子吗和男生不高不矮的身高是多少的相关内容,接下来「领啦网」小编就来介绍。 在社会文化中,男性的身高常常被赋予了特…

    2025年9月16日
  • 美容养颜汤有哪些?美容养颜汤做法分享

    结婚后,尤其是生完孩子后,皮肤越来越差。无论使用什么护肤品,都很难恢复,所以想了很多方法都没用。后来在电视健康节目中,我看到女性可以喝汤来干燥自己的皮肤,但我不太清楚什么是美容汤,…

    2025年7月28日
  • 晾衣服一定要反着晾吗

    衣服洗干净之后一定要及时晾晒,这样衣服晾干之后不容易有异味,而且也不会皱。很多情况下衣服晒了之后有印子都是洗干之后没有及时晾晒而留下的。我们晾衣服的时候很多都习惯反面晾晒,避免正面…

    2025年3月23日
  • 寒露是什么节气

    寒露是什么节气   导读在寒露节气前后,有一种叫做“秋菜”的野菜开始生长。这种野菜味美营养丰富,人们喜欢采摘来食用。吃秋菜不仅是为了品尝美味,更是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寒露时节,北方…

    2025年7月22日
  • 健身后摄入什么碳水

    健身后摄入优质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恢复能量、促进肌肉修复,建议选择低GI值的食物如糙米、燕麦和全麦面包。优质碳水不仅能快速补充糖原储备,还能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 1、…

    2025年4月10日
  • 米饭粘锅怎么做不粘锅

    米饭粘锅可以通过调整水量、控制火候、选择合适锅具、提前浸泡大米、使用防粘技巧等方法解决。 1、调整水量 煮饭时水量过多容易导致米粒过度吸水膨胀,黏性增加从而粘锅。建议按照米水比例1…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