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48小时仍有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可能由凝血功能异常、术后护理不当、创口感染、血管损伤或药物影响等因素引起。若出血量大或持续不止,需及时就医处理。
1、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表现为创面渗血不止,可能伴随皮下淤青。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2、术后护理不当:
过早漱口、频繁吐口水或剧烈运动会破坏血凝块。建议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内禁止吸烟饮酒,用冰袋间断冷敷面部减轻肿胀。
3、创口感染:
食物残渣滞留或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引发局部感染。特征为创口红肿疼痛伴脓性分泌物,可能出现低热。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严重时需口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4、血管损伤:
复杂拔牙术中可能损伤下牙槽动脉等较大血管。表现为持续性鲜红色出血,需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缝合或电凝止血。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会干扰凝血机制。术前应告知医生用药史,一般建议停药3-5天,术后根据情况恢复用药。
拔牙后应保持头部抬高姿势睡眠,前三天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避免使用吸管。48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促进愈合,一周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剧烈疼痛、大量出血或发热超过38.5℃,需立即复诊检查。正常愈合过程中,创口轻微渗血会随血凝块机化逐渐停止,通常无需过度紧张。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8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