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或手术前的过渡治疗。主要方式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无水酒精注射及放射性粒子植入。
1、肝动脉化疗栓塞:
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给药。适用于3厘米以下单发病灶,五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3-5天缓解。
2、射频消融治疗:
经皮穿刺将电极针置入肿瘤组织,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效应使肿瘤凝固坏死。对2-3厘米病灶完全消融率超过90%,创伤小且可重复操作。需注意避免损伤邻近胆管和重要血管。
3、微波消融技术:
利用微波辐射使肿瘤组织快速升温至60℃以上导致蛋白变性。相比射频消融具有更快的升温速度和更大的消融范围,适合靠近大血管的病灶,局部控制率与手术切除相当。
4、无水酒精注射:
在影像引导下将纯乙醇直接注入肿瘤组织引起细胞脱水坏死。主要适用于肝硬化严重不能耐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对2厘米以下病灶有效率约70%,需多次重复治疗。
5、放射性粒子植入:
将碘-125等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肿瘤内部进行持续照射。特别适用于门静脉癌栓患者,能有效控制病灶进展并改善门脉高压症状,需严格防护避免辐射泄露。
介入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建议每3个月监测甲胎蛋白水平。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清、豆腐等,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严格戒酒并保证充足睡眠。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持续腹痛或黄疸应立即就诊。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