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检查未发现异常通常可初步排除鼻咽癌,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鼻咽癌的筛查需考虑内窥镜表现、高危因素、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临床症状等因素。
1、内窥镜表现:
鼻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情况,若未发现溃疡、肿物或异常增生,鼻咽癌可能性较低。但早期鼻咽癌可能仅表现为黏膜轻微粗糙或血管扩张,需经验丰富的医生鉴别。
2、高危因素:
EB病毒感染、长期吸烟饮酒、家族遗传史等是鼻咽癌明确高危因素。即使内窥镜检查阴性,存在高危因素者仍需定期复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
3、影像学检查:
增强MRI或CT能发现内窥镜难以观察的黏膜下浸润病灶。对于持续存在回吸性血涕、单侧耳鸣等症状者,即使内窥镜阴性也应完善影像学检查,避免漏诊黏膜下型鼻咽癌。
4、病理活检:
内窥镜下可疑病灶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部分鼻咽癌病灶可能位于咽隐窝等隐蔽部位,对反复出现症状但内窥镜阴性者,可考虑在鼻咽部多个象限随机取材活检。
5、临床症状:
持续性鼻塞、颈部无痛性肿块、听力下降等症状若持续存在,即使内窥镜阴性也需警惕。约5%鼻咽癌患者首次内窥镜检查可为假阴性,症状未缓解时应多学科会诊。
建议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甲醛等刺激性气体,戒烟限酒。日常可练习鼻腔冲洗,出现回吸性血涕超过2周应及时复查。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应进行EB病毒抗体筛查,配合鼻咽部MRI检查。若出现单侧耳闷胀感或颈部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就诊完善鼻咽镜复查及增强影像学检查。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知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