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征主要包括ST段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ST段压低及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这些特征可单独或联合出现,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塞最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ST段弓背向上抬高,通常反映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的心肌透壁性缺血。ST段抬高幅度≥1mm肢导联或≥2mm胸导联具有诊断意义,其形态特征为凸面向上的弧形改变,常伴随对应导联的ST段压低。
2、病理性Q波:
病理性Q波是心肌坏死的标志性改变,表现为Q波宽度≥0.04秒或深度>1/4R波振幅。通常在梗塞后6-12小时出现,提示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Q波的形成机制与坏死心肌失去除极能力有关,常见于前壁、下壁等特定导联。
3、T波倒置:
心肌缺血早期即可出现T波对称性深倒置,称为"冠状T"。这种改变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导致的复极异常,可能先于ST段抬高出现。随着病情进展,T波倒置可逐渐加深,后期可能转为直立或持续存在。
4、ST段压低: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主要表现为多导联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5mm,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这种改变需与稳定性心绞痛相鉴别,动态演变及心肌酶学升高是重要鉴别依据。
5、传导阻滞:
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可能提示前降支近端闭塞,这类患者往往梗塞面积大、预后差。右束支传导阻滞较少见,但若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常提示下壁心肌梗塞累及房室结动脉。
心肌梗塞患者日常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运动康复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从床边活动逐步过渡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监测血压血糖,同时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心电图动态改变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再灌注治疗时机。
原创文章,作者:生活小技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