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三级预防需分别针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采取不同措施,主要包括戒烟与防护、早期筛查、规范化治疗及康复管理。
1、一级预防:
针对健康人群的核心措施是控制烟草暴露。吸烟者应彻底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职业暴露者需做好石棉、砷等致癌物的防护;室内注意通风减少氡气积聚。同时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规律运动增强免疫力,从源头降低肺癌发生风险。
2、二级预防:
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慢性肺纤维化患者应每年检查,发现肺部结节时通过PET-CT或穿刺活检明确性质。癌前病变可采用射频消融等微创处理,实现早诊早治。
3、三级预防:
确诊患者需接受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肺癌优先选择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晚期采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靶向治疗前需进行EGFR/ALK基因检测,使用奥希替尼等靶向药物需监测耐药性。
4、并发症防控:
治疗期间重点预防放射性肺炎和骨髓抑制。放疗期间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化疗后定期检测血常规。癌痛管理遵循三阶梯原则,使用羟考酮需预防便秘。术后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
5、康复管理:
生存期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治疗后前2年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胸部CT,5年内每半年评估一次。营养支持建议高蛋白饮食搭配ω-3脂肪酸,肺功能锻炼采用腹式呼吸法,心理干预可加入抗癌互助团体。
肺癌预防需贯穿全生命周期。健康人群应保持厨房油烟机使用、外出佩戴PM2.5防护口罩等日常防护;40岁以上吸烟者建议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测;术后患者可练习八段锦改善呼吸功能,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搭配绿茶多酚。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呼吸科,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防治是未来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