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痛、低热等症状。感染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及合并细菌感染。
1、飞沫传播:
肺炎支原体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或人群密集场所,吸入含病原体的飞沫是主要感染方式。预防需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通风。
2、密切接触: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可能造成间接接触传播。支原体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儿童集体生活或家庭成员间密切接触仍易引发交叉感染。
3、免疫力低下: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功能较弱更易感染。支原体可逃避人体免疫识别,导致持续咳嗽等症状,病程通常持续2-4周。
4、环境因素: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空气干燥时发病率升高。支原体在湿度低于50%的环境中更易传播,集体生活环境如学校、军营等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5、合并细菌感染:
约30%患者会继发细菌性肺炎,表现为高热、脓痰。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常见合并感染病原体,需通过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鉴别。
感冒支原体感染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以稀释痰液,饮食选择百合粥、白萝卜汤等润肺食材。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咳嗽。卧室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若咳嗽持续超过3周或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胸片排除肺炎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1956.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