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性肝病以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1、慢性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肝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病毒长期复制会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和再生,增加基因突变风险。HBV可直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干扰细胞周期调控,HCV则通过慢性炎症促进纤维化进程。我国约80%的肝癌患者存在HBV感染史。
2、肝硬化: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肝组织在纤维化修复过程中,异常增生的肝细胞可能发展为不典型增生结节。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肝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会进一步加速癌变进程。约90%的肝细胞癌患者合并肝硬化。
3、黄曲霉毒素暴露:
黄曲霉毒素B1是强效肝致癌物,常见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谷物中。该毒素会与肝细胞DNA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TP53等抑癌基因突变。长期低剂量摄入可使肝癌风险增加4-7倍,与HBV感染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4、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会诱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乙醇代谢产生的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DNA,同时抑制肝脏解毒功能。每日摄入酒精超过60克的饮酒者,肝癌发生率较常人高2-4倍。戒酒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
5、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肥胖和2型糖尿病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正成为新兴肝癌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游离脂肪酸在肝脏过度沉积引发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约15%的NAFLD相关肝硬化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肝癌。
预防肝癌需从控制基础肝病入手,HBV感染者应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并接受抗病毒治疗,HCV感染者可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实现治愈。避免食用霉变粮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合理体重。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日常饮食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和绿茶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代谢功能。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