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死前有什么征兆

鼻咽癌终末期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加重、颅神经麻痹、恶病质、远处转移症状及多器官衰竭等征兆。这些表现与肿瘤局部侵犯、全身消耗及转移灶进展密切相关。

1、鼻出血加重:

肿瘤侵蚀鼻腔大血管导致反复致命性出血,出血量常呈喷射状且难以通过常规压迫止血。伴随鼻腔完全堵塞、恶臭分泌物,需紧急介入止血治疗。此时血红蛋白可能急剧下降至60g/L以下。

2、颅神经麻痹: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压迫第Ⅲ-Ⅵ对颅神经,表现为复视、眼球固定、面部麻木等症状。若累及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最终导致吸入性肺炎。影像学可见蝶窦和斜坡骨质破坏。

3、恶病质状态:

肿瘤消耗导致体重下降超过基础值30%,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患者呈现颧骨突出、四肢肌肉萎缩等典型表现,与肿瘤坏死因子α过度分泌相关。此时静息能量消耗可达正常值的1.5倍。

4、远处转移症状:

骨转移引发剧烈疼痛,常见于脊柱和骨盆,VAS评分常达8-10分。肝转移导致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肺转移引起顽固性胸水和呼吸困难。CT显示转移灶直径多超过5cm。

5、多器官衰竭:

序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和肝肾综合征。血气分析显示PaO25mmol/L,肌酐进行性升高至442μmol/L以上。此时APACHEⅡ评分通常超过25分。

终末期护理需着重控制疼痛和呼吸困难,采用吗啡联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维持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1500kcal,优先选择高蛋白营养制剂。体位管理采用30°半卧位预防误吸,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家属应接受哀伤辅导,了解濒死期可能出现潮式呼吸和瞳孔散大等生理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02.html

(0)
松松的头像松松
上一篇 17小时前
下一篇 17小时前

相关推荐

  • 男性尿尿分叉咋回事

    男性尿尿分叉这事儿,其实比你想象中要常见得多。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问题。尿流分叉通常是由尿道口的暂时性阻塞引起的,比如尿液的表面张力或者尿道口的微小粘连。就像你…

    2025年3月3日
  • 外阴苔藓用什么药膏

    外阴苔藓是一种让人感到不适的皮肤病,通常伴随着瘙痒和不适感。对于这种情况,选择合适的药膏是缓解症状的关键。常用的药膏包括类固醇药膏和保湿剂,它们能够有效地减轻瘙痒和炎症。不过,使用…

    2025年3月3日
  • 爱说梦话是什么原因

    说梦话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很多人都经历过。其实,说梦话并不一定意味着有什么严重的健康问题。它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也可能在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阶段出现。说梦…

    2025年3月3日
  • 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高吗

    膀胱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80%,具体生存期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1、肿瘤分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期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肌层浸…

    17小时前
  • 乳腺增生与性生活有关系吗

    乳腺增生与性生活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乳腺增生主要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及激素水平波动有关,性生活的频率或质量通常不会直接影响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 1、内分泌失…

    3天前
  • 治疗褥疮的特效药膏

    治疗褥疮的特效药膏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关心的话题。褥疮,也被称为压疮,是由于长期压力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问题,特别是在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的患者中。对于这种情况,药膏的选择和使…

    2025年3月3日
  • 孩子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支原体感染主要由飞沫传播、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环境因素和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感染后可通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症治疗、隔离防护、增强免疫和环境消毒等方式干预。 1、飞沫传播: …

  • 8月7日立秋,一碗好汤胜过良方,滋补润燥全靠它!

    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迭,也意味着我们的饮食习惯需要随之调整。老话常说:“立秋一碗汤,不劳医生帮”,这不仅是对立秋饮食智慧的高度概括,更是千百年来人们与自然和谐共…

    2025年3月6日
  • 吃了淋巴肉会发生什么

    吃了淋巴肉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淋巴肉通常指的是动物的淋巴结部分,这些部位在动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免疫角色,过滤和储存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由于这些原因,食用淋巴肉可能会…

    2025年3月3日
  • 健康指甲的特征有哪些

    健康的指甲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它们不仅能反映出我们的生活习惯,还能揭示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健康的指甲通常表现为坚韧、光滑且没有任何异常的颜色或形状。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

    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