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数情况下需根治性膀胱切除,但部分患者经严格评估后可选择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保留膀胱的适应症主要包括肿瘤局限、对放化疗敏感、患者强烈保膀胱意愿且能密切随访等条件。
1、肿瘤分期:
临床分期T2-T3a且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的局限性病变是保膀胱治疗的基础条件。需通过磁共振成像或增强CT确认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膀胱镜检查显示单发肿瘤且未累及膀胱三角区。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广泛浸润性肿瘤如T3b以上通常不建议保留膀胱。
2、病理分级:
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对放化疗相对敏感,而鳞癌或腺癌等特殊类型疗效较差。术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取得的病理标本需显示切缘阴性,且无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等高危因素。病理报告还应排除原位癌弥漫性分布的情况。
3、放化疗敏感性:
同步放化疗是保膀胱治疗的核心,约60%患者能达到完全缓解。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总剂量60-65Gy;化疗方案常选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4-6周后需通过膀胱镜活检评估疗效,持续存在肌层浸润者仍需手术。
4、患者因素:
年龄小于75岁、心肺功能耐受全麻手术是基本要求。需评估患者随访依从性,保膀胱治疗后每3个月需进行膀胱镜复查。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膀胱切除者,可考虑姑息性放疗联合免疫治疗。
5、替代方案:
对符合保膀胱条件的患者,可选择经尿道肿瘤切除联合放化疗的三联疗法。近年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为部分患者提供新选择。所有保膀胱治疗均存在局部复发风险,五年生存率较根治术低10%-15%。
保留膀胱患者需严格遵循随访计划,建议戒烟并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饮食应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压迫活动。出现血尿、尿频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复查膀胱镜,必要时仍需接受挽救性膀胱切除术。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