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TNM分期标准是国际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主要通过原发肿瘤浸润深度T、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状态M三个维度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T分期:
T分期描述原发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Ta期指非浸润性乳头状癌,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层;T1期肿瘤侵入黏膜下层但未达肌层;T2期分为T2a浸润浅肌层和T2b浸润深肌层;T3期肿瘤穿透膀胱肌层侵犯周围脂肪组织;T4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如前列腺、子宫或盆壁。T分期越高,肿瘤局部侵袭性越强。
2、N分期:
N分期评估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N0表示无淋巴结转移;N1指单个真骨盆内淋巴结转移如闭孔、髂内或髂外淋巴结;N2为多个真骨盆内淋巴结转移;N3则存在髂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量与位置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
3、M分期:
M分期明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分为M1a转移至非区域淋巴结或骨和M1b其他脏器转移如肺、肝。M1期属于晚期膀胱癌,通常需全身系统性治疗。
4、分期组合:
根据TNM三个维度的组合,膀胱癌分为0期Ta/TisN0M0、I期T1N0M0、II期T2N0M0、III期T3-4aN0M0或T1-4aN1M0和IV期任何T伴N2-3或M1。分期越高,5年生存率显著下降,0期患者生存率超过90%,而IV期不足15%。
5、临床意义:
TNM分期直接指导治疗决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T4a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转移性膀胱癌以化疗和免疫治疗为主。准确分期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膀胱癌患者确诊后需完善胸部CT、腹部盆腔增强CT或MRI、骨扫描等检查明确分期。日常需避免吸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等危险因素,术后患者应规律膀胱灌注治疗并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降低尿液致癌物浓度,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维生素E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营养干预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进行。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