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营养补充及严格随访计划。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腹部造瘘口或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观察敷料渗液情况,若出现持续渗血、脓性分泌物或伤口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淋浴时建议使用防水敷料保护,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
2、排尿管理:
全膀胱切除患者需掌握尿路造口袋更换技巧,部分切除者应注意排尿频率和尿量变化。术后可能出现尿急、尿失禁或血尿,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控尿能力。记录24小时尿量,若出现鲜红色血尿、排尿困难或尿量骤减需立即就诊。
3、感染防控:
术后免疫力低下期间需避免人群聚集场所,监测体温变化。留置导尿管期间每日清洗尿道口,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出现发热超过38℃、尿液浑浊伴异味或腰背部疼痛时,需排查泌尿系感染。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4、营养支持:
术后初期选择低渣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及咖啡因摄入,戒烟戒酒降低复发风险。出现消化不良可补充益生菌制剂。
5、随访监测:
术后2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及影像学检查,3-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关注体重变化、骨痛等转移征兆,化疗患者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
膀胱癌术后康复期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平地步行,从每日15分钟逐渐增加至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其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具有潜在抗癌作用。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加入病友互助组织获取社会支持。出现异常疲劳、持续疼痛或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超过5%时需及时返院评估。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