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和局部晚期无法手术的膀胱癌患者适合放疗。放疗适应症主要包括肿瘤局限于膀胱壁的T2-T4a期患者、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术后切缘阳性或淋巴结转移需辅助治疗者、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敏感病例以及复发转移患者的姑息治疗。
1、T2-T4a期患者:
肿瘤侵犯肌层但未突破膀胱外脂肪层T2-T3期或仅累及邻近器官T4a期的患者,放疗可作为根治性治疗选择。这类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50%-65%,尤其适合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单发病灶且无肾积水者。放疗前需通过CT/MRI和膀胱镜明确分期。
2、无法手术者:
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高龄体弱的患者,放疗是替代膀胱全切术的有效方案。研究显示80岁以上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与手术相当,但需评估预期生存期>5年。治疗前需完善心电图、肺功能等评估。
3、术后辅助治疗: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或淋巴结转移者,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推荐剂量45-50Gy/25-28次,需在术后3个月内开始。对于pT3-4或pN+患者,同步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疗效。
4、保膀胱综合治疗:
经尿道肿瘤切除后联合放化疗的保膀胱方案,适用于肿瘤直径<3cm的T2期患者。完全缓解率达70%-80%,治疗前需排除原位癌和多灶性病变。放疗采用全膀胱照射50-55Gy,同步给予吉西他滨或顺铂。
5、姑息治疗:
骨转移或局部进展引发血尿、疼痛的患者,短程放疗如8Gy/1次或20Gy/5次可有效缓解症状。对于转移灶少于3处的寡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BRT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接受放疗期间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膀胱。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放疗后尿频症状,推荐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治疗前后需定期复查尿常规预防感染,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时可使用膀胱黏膜保护剂。放疗后2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膀胱镜随访,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限制咖啡因摄入减少膀胱刺激。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知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