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姑息性手术。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制定。
1、化疗: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晚期膀胱癌的核心手段,常用方案包括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控制转移灶发展,但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采用卡铂替代顺铂。
2、免疫治疗: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化疗失败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激活T细胞免疫功能攻击肿瘤,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炎等免疫相关反应。治疗前需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
3、靶向治疗:
针对FGFR3基因突变的厄达替尼,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用于特定基因型患者。靶向治疗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可能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常与化疗或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4、放疗:
针对骨转移或局部进展病灶的姑息性放疗可缓解疼痛、出血等症状。立体定向放疗对寡转移灶效果显著,常规分割放疗多用于广泛转移。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膀胱炎、肠炎等并发症,需配合膀胱保护剂使用。
5、姑息手术:
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可控制血尿,尿流改道手术解决输尿管梗阻,结肠造瘘改善肠梗阻症状。手术以缓解症状为目的,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术后可能需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或肾造瘘管。
晚期膀胱癌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1.2-1.5克/公斤体重,可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适当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疼痛管理可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出现严重骨髓抑制需及时就医。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必要时记录排尿日记观察血尿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生活小技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