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术后多数患者需长期佩戴尿袋。尿流改道方式主要有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三种,选择取决于肿瘤位置、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后生活质量需求。
1、回肠膀胱术:
通过截取一段回肠作为尿液通道,末端在腹壁造口连接尿袋。这是最常用的术式,适用于肿瘤侵犯膀胱三角区或尿道、高龄及肾功能较差患者。术后需定期更换造口袋,注意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2、原位新膀胱术:
利用肠道构建新膀胱与尿道吻合,患者可自主排尿。适用于肿瘤未侵犯尿道、肾功能良好且能耐受复杂手术者。术后需进行排尿训练,可能出现夜间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潴留,需定期导尿排空残余尿。
3、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将输尿管直接引出体表连接尿袋,手术简单但并发症率高。适用于急诊手术、预期生存期短或无法耐受肠道手术者。可能出现造口狭窄、肾积水及反复尿路感染,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4、肿瘤因素:
尿道受侵是决定术式的关键指标。若术前活检发现尿道癌或术中冰冻病理阳性,则需切除尿道并行永久性尿流改道。多灶性肿瘤、肿瘤分期较晚者更倾向选择回肠膀胱术降低复发风险。
5、生活质量考量:
年轻患者多选择原位新膀胱术以保留排尿功能,但需承担更高手术风险。老年患者或独居者可能更适合佩戴尿袋的方案。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手术预期效果、并发症及后续护理难度。
术后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2500毫升稀释尿液,避免高草酸食物预防结石。选择无香精的造口护理产品减少皮肤刺激,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控尿能力。建议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及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复发及上尿路功能。参加造口患者联谊会可获得心理支持,专业造口师能指导解决日常护理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