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和神经毒性。这些反应主要与化疗药物对快速增殖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关,可通过药物调整和支持治疗缓解。
1、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易引发感染,需定期监测血常规。红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可能出现乏力、头晕。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出血风险。医生可能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进行干预,严重时需暂停化疗。
2、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是化疗后最常见症状,通常在给药后24小时内出现。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可有效控制。腹泻或便秘也较常见,与肠道黏膜损伤有关。食欲减退和味觉改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建议少食多餐,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3、脱发:
化疗药物损伤毛囊细胞导致可逆性脱发,多在治疗开始后2-3周出现。脱发程度与药物种类相关,紫杉类、蒽环类药物较明显。虽然不影响健康,但可能造成心理压力。建议使用温和洗发产品,避免高温吹烫,多数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6个月头发可再生。
4、肝肾功能损害:
部分化疗药物经肝肾代谢,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或肌酐异常。铂类药物易造成肾小管损伤,需充分水化促进排泄。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必要时使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需调整化疗方案。
5、神经毒性:
长春碱类、铂类药物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奥沙利铂还可导致冷敏感和喉部痉挛。症状多为剂量依赖性,严重时需减量或换药。维生素B族、加巴喷丁等药物可能缓解症状,物理治疗也有一定帮助。
化疗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多食新鲜蔬果保证维生素摄入。适度运动如散步可改善体能状态,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以防感染。保证充足睡眠,可通过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所有症状处理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发热、严重腹泻或出血倾向应及时就医。治疗结束后多数不良反应会逐渐消退,定期随访可评估远期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