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腹胀腹泻及皮肤黏膜异常。这些症状易被忽视,需结合高危因素综合判断。
1、右上腹隐痛:
肝区钝痛或胀痛是常见早期表现,多因肿瘤增大牵拉肝包膜所致。疼痛呈间歇性,定位模糊,易误诊为胃炎或胆囊炎。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出现不明原因隐痛时应警惕。
2、食欲减退:
肿瘤代谢产物影响消化功能,导致厌油食、早饱感。伴随味觉改变,部分患者闻到油腻气味即恶心。这种症状与普通消化不良的区别在于进行性加重且常规用药无效。
3、乏力消瘦:
癌细胞大量消耗营养,患者3-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疲劳感晨起即现,休息不缓解,与肝糖原合成障碍、代谢紊乱相关。肌肉萎缩多先见于上肢近端。
4、腹胀腹泻:
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淤血,表现为餐后腹胀、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多呈油脂样或未消化状,因胆汁分泌异常引发脂肪泻。夜间症状加重是特征性表现。
5、皮肤黏膜异常:
肝功能障碍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早期可见巩膜轻度黄染、皮肤瘙痒。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出现红斑肝掌,前胸可见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这些体征具有较高特异性。
建议40岁以上乙肝携带者、长期酗酒者每年进行肝脏超声联合甲胎蛋白筛查。日常避免霉变食物摄入,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低于25克,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出现持续性症状时需完善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早期肝癌通过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微循环。
原创文章,作者:松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