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肝癌时需进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脏超声检查、增强CT或MRI扫描、肝穿刺活检及肝功能评估五项核心检查。肝癌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结果,早期筛查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1、甲胎蛋白检测:
血清甲胎蛋白是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70%原发性肝癌患者呈现显著升高。检测值超过400μg/L时需高度警惕,但需注意妊娠、活动性肝炎等生理性升高情况。该检查需空腹采血,建议结合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2、肝脏超声检查:
超声作为首选无创筛查手段,可发现直径1厘米以上的肝内占位病变。典型肝癌表现为低回声结节伴"晕征",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肿瘤异常血供。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以提高图像清晰度,对肝硬化患者建议每6个月定期筛查。
3、增强影像学检查:
动态增强CT或MRI能清晰显示肿瘤"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准确率可达90%以上。MRI弥散加权成像对小于2厘米的病灶更敏感,CT则更适合评估门静脉癌栓。检查需注射碘或钆对比剂,肾功能不全者需提前评估风险。
4、肝穿刺活检:
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适用于影像学不典型或甲胎蛋白阴性病例。采用18G细针在超声引导下取材,可明确细胞分化程度和分子分型。存在出血、针道转移等风险,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谨慎选择。
5、肝功能评估:
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能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和肝硬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可预测手术耐受性,吲哚菁绿滞留试验评估肝细胞代谢能力。合并病毒性肝炎者需同步检测HBV-DNA或HCV-RNA载量。
确诊肝癌后需立即戒烟限酒,每日保证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蛋白。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碰撞。出现腹胀、皮肤瘀斑等异常应及时复诊,合并肝硬化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克以内,定期监测血氨水平预防肝性脑病。
原创文章,作者:养生知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