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无法手术时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及中医辅助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肝癌通常由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滥用及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靶向治疗: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靶向药物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特定信号通路延缓肿瘤进展,需配合基因检测评估适用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
2、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肝癌患者,治疗前需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3、介入治疗: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适用于多发病灶或肝功能储备较差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需配合保肝治疗。
4、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SBRT通过精确定位实施高剂量照射。对门静脉癌栓或局部进展期肝癌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需监测放射性肝损伤,配合肝功能保护措施。
5、中医辅助:
黄芪、半枝莲等中药配伍可调节免疫功能。需在肿瘤专科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靶向药物相互作用,配合穴位贴敷缓解治疗副作用。
建议采用高蛋白低脂饮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减轻肝脏负担,优先选择鱼肉、豆腐等易消化蛋白。可进行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以增强体质。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肝脏影像学检查,出现腹水或黄疸需及时就医。保持居室通风减少感染风险,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参与营养管理与症状记录。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