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五种方法。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药物。该方法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可缩小肿瘤体积,延长生存期。治疗过程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完成,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
2、射频消融术: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直接破坏肿瘤组织。适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单发肿瘤,经皮穿刺操作创伤小。治疗时需在超声或CT引导下准确定位,术后需监测肝功能变化。该方法对周围正常肝组织损伤较小,复发率相对较低。
3、微波消融术:
通过电磁波产生高温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相比射频消融具有更快升温速度和更大消融范围的特点。特别适合靠近大血管的肿瘤治疗,但需注意避免胆管损伤。术后可能出现少量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4、冷冻消融术:
采用氩氦刀系统快速冷冻肿瘤组织至-40℃以下。治疗过程中可形成清晰冰球边界,便于实时监控。对肝功能影响较小,适合肝硬化背景患者。需注意预防冷冻后出血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将碘125等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肿瘤内部进行持续照射。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限性肿瘤,可精确控制辐射范围。治疗前需进行三维计划系统设计布源方案,术后需做好辐射防护。该方法具有持续杀伤肿瘤细胞的优势。
肝癌介入治疗后需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清等促进肝细胞修复。避免高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保持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出现腹胀、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根据肝功能情况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原创文章,作者:生活小技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