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若不规范服药,可能引发代谢紊乱加重、心血管风险上升、神经系统损害等系统性危害。主要风险包括基础代谢率持续下降、血脂异常升高、心肌功能受损、认知功能障碍、粘液性水肿昏迷。
1、代谢率下降: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怕冷、体重异常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长期未治疗会加重能量代谢障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严重时可出现低体温状态。
2、血脂异常:
甲减会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甲减患者冠心病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倍,这种血脂异常通过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
3、心脏损害:
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包积液和心动过缓。长期未控制可能进展为甲减性心脏病,表现为心室扩大、射血分数下降,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
4、神经功能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对甲状腺激素敏感,甲减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抑郁等表现。儿童期发病未治疗会导致不可逆的智力发育障碍,成人长期未控制可能诱发周围神经病变。
5、粘液性水肿昏迷:
这是甲减最危险的急性并发症,多发于老年未治疗患者。表现为低体温、低血压、呼吸抑制和意识障碍,死亡率可达50%。通常在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下诱发,需立即静脉补充甲状腺激素。
甲减患者需终身规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定期监测TSH水平。日常应保证碘摄入但避免过量,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每周2-3次即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代谢,冬季需注意保暖。出现嗜睡、浮肿加重等异常应及时复查,妊娠期患者需增加20-30%的药量并每月检测甲状腺功能。合并心血管疾病者调整剂量需谨慎,建议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