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手术后患者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并发症监测、心理调适和定期复查五个方面。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鼻腔及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创面。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时需遵循医嘱,注意水温接近体温。若留置鼻饲管,需每日消毒管口周围皮肤,观察有无渗血或分泌物异常。洗澡时避免伤口直接接触水,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
2、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温度以37℃左右为宜。2-4周后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坚硬及过热食物刺激黏膜。出现吞咽困难时可增加高蛋白营养粉,每日少量多餐6-8次。放疗后口干患者可含服乌梅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3、并发症监测:
术后需警惕颈部淋巴水肿、放射性中耳炎等常见并发症。每日测量颈围,发现肿胀时抬高床头15度睡眠。出现耳闷、听力下降可能提示咽鼓管功能障碍,需进行鼓膜按摩或咽鼓管吹张训练。突发性鼻出血应立即压迫鼻翼并前倾身体,出血量超过50毫升需急诊处理。
4、心理调适:
术后容貌改变或发声障碍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可参加肿瘤患者互助小组。进行颈部肌肉放松训练和深呼吸练习,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者逐步恢复简单家务活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5、定期复查:
术后2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鼻咽镜和EB病毒DNA检测,每年完成1次头颈部MRI。复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听力测试和口腔评估。携带治疗记录本详细记录放疗剂量、化疗方案等关键信息,随访时主动反馈新发症状如持续性头痛或复视。
术后康复期需建立规律作息,上午9-10点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或散步,避免日光直射放疗区域皮肤。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每周彻底清洗防止霉菌滋生。饮食中增加香菇、芦笋等富含多糖类物质的食物,限制腌制食品摄入。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注明放疗史,乘坐飞机前需评估鼓室功能。保持积极心态,80%早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
原创文章,作者:小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kang.com/95330.html